近日
云南一家咖啡馆根据本地特色
推出的“竹虫美式”“蚂蚱拿铁”等
昆虫咖啡饮品
在社交平台引发较大关注
#竹虫美式#
#云南昆虫咖啡主打一个提神#
#云南才有的限定咖啡#
等相关话题接连登上同城热搜
“光看到就清醒了”
许多人对这种新奇的组合感到好奇
纷纷留言表示想尝试一下
2月17日
中国新闻网发布稿件
《云南咖啡百年醇香 多元“咖味”助“咖位”提升》
关注云南咖啡如何将国际化和本土味相结合
打赢一场又一场破圈之战
报道全文如下
↓↓↓
中新社昆明2月17日电 题:云南咖啡百年醇香 多元“咖味”助“咖位”提升
作者 韩帅南 罗婕
春日,“春城”昆明艳阳高照。因古时“文人如林”得名的昆明文林街如今“百咖云集”,数十家咖啡馆人头攒动。黑松露dirty、铜锅煮咖啡等“云南特调”颇受各国游客欢迎,国际化和本土味以咖啡为纽带在这里自然交融。
早在130余年前,蒙自开关通商,盛行西方的咖啡文化随各国商人进入云南。1905年,法国人在蒙自开设云南第一间咖啡吧。此后,喝咖啡渐成本地人时尚。中越边境河口县一家咖啡店主理人马熙腾回忆,过去常见街头老人们用搪瓷口缸盛咖啡,细饮慢啜、围坐聊天。
2024年8月18日,云南昆明民众在滇池湖畔打卡咖啡集市,享受周末闲适时光。中新社记者 李嘉娴 摄
1910年,连接云南昆明和越南海防的滇越铁路通车,这股时髦的咖啡风随即刮到昆明。不少人从南洋来到昆明,街头巷尾各色咖啡馆林立,以“南来盛”最负盛名。陈嘉庚是其老主顾,沈从文在此宴请胡适,美国飞虎队员在此聚会,西南联大师生亦是常客。
这份“舶来味道”还蕴含“侨味”。1939年至1942年间,3200多名东南亚华侨机工回国参加抗日战争。由于车队常过,滇缅公路沿线开了很多咖啡店,成为南侨机工休憩、相聚的场所。南侨机工许海星生前回忆,“我们多次尝试喝‘盐咖啡’,消除连轴运输的疲惫”。
“1937年,爱国侨领梁金山用马帮从缅甸驮回咖啡种子。”侨乡云南保山咖啡从业者谢显文说,咖啡在保山开花结果,殷红饱满的果实让当地发展为云南精品咖啡生产基地之一。
2024年1月5日,中国(普洱)国际咖啡博览会上,参展商冲泡咖啡请观众品饮。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经过多年发展,地处北回归线咖啡种植“黄金地带”的云南,已成为中国咖啡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产区。高海拔低纬度的立体气候和本土种植方式造就云南咖啡“浓而不苦,香而不烈,略带果味”的风味。
“我给这杯咖啡取名为‘初恋’,来尝一尝。”云南省普洱市一家咖啡庄园中,负责人廖秀桂热情地招呼游客。
年逾耄耋的廖秀桂是云南最早一批从事咖啡种植与加工的专业技术人员,见证了云南咖啡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如今,他又经历云南咖啡产业的精品化之路。
廖秀桂说,“优良的品种是成就精品咖啡的基础,仅我们庄园就试种50多个品种。”在当地咖啡人的共同努力下,云南风土孕育出的咖啡已刻画出独特的风味地图。
2022年6月30日,在云南普洱的咖啡庄园中,咖啡师为游客制作手冲咖啡。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不仅如此,咖啡从业者们一面聚焦云南咖啡精品率和精深加工率提升,一面打造精品咖啡庄园,探索咖旅融合模式。
更多云南企业将咖啡与云南独特的文化和食材结合,推出一系列别具一格的咖啡产品。诸如古树茶、野生菌、牛油果等特色食材,都被精心融入咖啡之中。
据“云南之味”杯测会组织者、咖啡寻豆师樊经纬介绍,在英国、日本等国家举办的多场杯测会上,花香、果香丰富,味道干净均衡的云南咖啡豆受到各国专业人士和爱好者认可。“在欧洲,很多咖啡店都能见到云南咖啡的身影,足以说明云南咖啡的‘咖位’正在提升。”(完)
在物产丰富的云南
人们对咖啡的创新充满了热情和想象力
可谓万物皆可“咖”
木姜子拿铁。图源:郝益旻
猪拱菌(又称黑松露)dirty。图源:昆明西山发布
罗望子美式。图源:思茅区融媒体中心
香椿咖啡。图源:云南发布
牛油果特调。图源:思茅区融媒体中心
普洱茶特调。图源:思茅区融媒体中心
红米拿铁。图源:云南红河发布
咸鸭蛋拿铁。图源:云南红河发布
在云南
鲜红的咖啡果和烘焙后的咖啡豆
不仅能泡制成各式香醇的咖啡
更被当地热爱美食的人
巧妙地纳入食材清单
创造出一系列令人垂涎欲滴的咖啡美食
将咖啡嫩叶放入由豌豆粉、鸡蛋、豆油制成的面糊中滚一圈再油炸,一道油炸咖啡叶便成了。图源:食在云南
将生咖啡豆煎至金黄,再放入鸡肉慢慢炖煮,一道咖啡煮鸡让人痴醉上头。图源:食在云南
五花肉与香料爆香后放入咖啡果皮,咖香红烧肉见证了一场蛋白质和咖啡因的世纪碰撞。图源:食在云南
咖啡鲜果、豌豆、猪肉丁炒制而成的“翡翠玛瑙”。图源:思茅区融媒体中心
将新鲜猪肉用咖啡汁、食盐及香料精心腌制后,置于炭火上以小火慢烤,制成咖啡烤肉。图源:思茅区融媒体中心
在心管快炒熟时,加入刚采摘的鲜嫩咖啡叶,快速爆炒几秒后出锅,一道咖啡叶炒心管就成了。图源:思茅区融媒体中心
用咖啡代替传统的苦水做出的咖啡撒撇酸辣爽口。图源:中共永德县委宣传部
一款款“滇”味咖啡、咖啡菜肴
将地方特色、生态资源
与咖啡文化深度融合
一次次看似猎奇的创新
实则展现了云南咖啡产业的巧思与魄力
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注入了鲜活的时代注解
这颗鲜红的咖啡果
在云南人的智慧中
一次次重新定义“咖味”
一次次助力云南“咖位”强势开新局
这场“滇”峰赛
你我共同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