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证券:2025年GWh级别产线有望投入应用 硅负极在消费电池已形成成熟化应用

财中社2月18日电天风证券发表观点:
固态电池
产业进度上:我们预计2025年:1)材料端:硫化物电解质的空气不稳定性与电化学不稳定性技术问题有望逐步解决;2)电芯端:针刺试验、安全性测试、循环性能检验等参数有望持续突破;3)设备端:干法工艺应用成为硫化物固态电池刚需,2025年GWh级别产线有望投入应用。
1、设备:核心增量看干法设备/等静压机全干法工艺可以避免溶剂与硫化物电解质接触和反应,是全固态电池的刚需设备。技术迁移顺/目前进展领先/价值量弹性大。
2、电解质:核心在硫化锂,堪称机器人中的“丝杠”,硫化物电解质的重要性体现在:1)是从0-1的新材料;2)在全固态电池中成本占比高。硫化物电解质中核心原材料是硫化锂,从中长期降本逻辑看,能同时生产硫化锂和硫化物电解质的厂家有望是中长期的龙头。
3、碳管:价值量&利润率提升:固态碳管用量大幅增加系固态电池有大量的电解质仅有离子导电性,需CNT提供电子导电。
硅碳
硅碳负极核心优势是高比能,应用场景包括消费电子、小动力、高端乘用车。硅材料理论比容量达4200mAh/g,是石墨的10倍以上。手机电池掺硅趋势明显,比例在5-10%,不局限于高端机型。硅负极在高端乘用车已展开应用,具体包括智己、奔驰、保时捷特斯拉等。
认为随着CVD工艺的推出,硅负极在消费电池已形成成熟化应用,动力处于放量前期。璞泰来表示硅碳负极产品已小批量供应下游消费电子客户,硅碳负极的中试产能已供不应求。目前CVD法硅碳(纯品)克容量约1800mAh/g,而人造石墨理论区间在310-360mAh/g,我们测算硅碳负极的容量平价的价格在10-20万元/吨。
从成本端出发,CVD硅碳负极成本中原材料是核心,多孔碳>硅烷气>流化床设备。
钠电
钠电核心优势体现在:1)成本低廉;2)高低温环境下均具备良好的充放电性能;3)安全性&倍率佳。
产业进度上:1)两轮车端:雅迪、新日等头部企业均发布重磅的钠电版本两轮车新品,凭借续航和安全性优势有望在2025年畅销;2)动力电池端:宁德推出骁遥电池,在大容量的增程电池上搭载,凭借低温性能优势有望规模化推广;3)储能端:通讯基站、大储等均有钠电示范性项目,待钠电成本降低后有望进一步规模化应用。
技术路线上:层状氧化物已实现产业化,聚阴离子凭借高性价比优势有望成为未来主流技术路线。
降本空间上:钠电在实现GWh级别的规模化出货后,成本有望降至0.5元/Wh以内,到2023年,成本有望降至0.3元/Wh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