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美西方政治钟摆律
□ 赵 敏
当前,美西方政治发展呈现新特征。
2025年伊始,美国政治进入“特朗普2.0”时代。
特朗普以其反智识、反常规、不确定的非理性人格特质,反建制、反全球化、反美式“政治正确”的颠覆性政策,加剧美国社会撕裂和国际秩序动荡。
在国内,特朗普政府大砍联邦机构和预算,试图以缩减政府规模来提高政府效率。在全球治理中,再度推行“退群”政策,减少承担国际责任。
欧洲政治自2024年起,也进入一个左右交替、保守化、右翼化新阶段。多国长期执政的政党、政党联盟或领导人在选举中失势;右翼、极右翼政党和右翼政策普遍得势;政治人物的人格特质和政策主张多呈现非理性、不确定性和民粹化倾向。
“特朗普2.0”和“美西方政治2.0”会产生何种不可预测的后果,将对国际社会带来何种负面影响?受到世界各国密切关注。
如果放眼西方历史长时段,了解西方文明“理性与激情”哲学精神、“自由与秩序”社会文化和“建构与解构”政治范式的二元性特征,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西方民族心理结构、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认识西方社会“个体优先、多元并存”的本体论,“二元对立冲突”的认识论和“个体主义与结构主义博弈”的方法论,便可基于“其来有自,如其所是”的原则,认清和把握美西方政治发展规律,在其风云变幻、不羁难驭的表象之下,驾驭其万变不离其宗、始终在“左”与“右”之间徘徊的钟摆原理。
1、把握西方民族心理结构
一是通过认识西方思维方式“理性与激情”哲学精神二元性,把握西方民族心理结构。
“理性与激情”二元性建构了西方民族的心理特性。西方文明在历史演进中孕育出象征光明、智慧和理性的“日神精神”与玄暗、放纵、非理性的“酒神精神”。
日神精神倡导科学性和逻辑性,主张通过规范、准则和秩序约束人类行为,以音乐等理性方式“升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受到规则、秩序压抑的自然情绪。
日神精神建构了西方民族重科学、重制度和重社会秩序的理性心理维度。
酒神精神倡导张扬人性、打破束缚、颠覆秩序,代表着人类原始情欲和动物本能的放纵性力量,主张以喝酒纵欲的方式“宣泄”被秩序束缚压抑的自然本性。
酒神精神建构了西方民族重感性、重变革和重个体自由的激情维度。
“理性与激情”二元精神体现在西方文化各阶段,对当今美西方社会政治具有重要影响。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中将人的灵魂分解为源自动物性本能的“欲望”、推动人类进步的“理性”和欲望驱动、理性引导的“激情”三部分,阐明人的行为主要受制于“理性和激情”二维结构。欧洲启蒙时期的众多思想家、科学家倡导并发扬现代理性精神,催生出西方社会发达的现代科学技术、规范有序的社会政治制度。曾经以提出“历史终结论”闻名的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弗朗西斯•福山也以“理性与激情”作为分析、认识当代美西方身份政治的基本框架。因此,“理性”是西方文明塑造认知方式、框定诠释图示的基本视角。与“理性”一样,“激情”对理解西方民族、社会,认识西方政治发展具有同等重要作用。从对宗教虔诚而强烈持久的信仰、对战争革命、社会变革和启蒙运动的执迷、到“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斗牛、赛车、拳击等极限运动表现出的对人类本性的激情张扬,都是西方民族心理激情维度的重要体现。
通过认识“理性与激情”精神二元性及其奠基的西方民族心理特质,可以理解西方社会科学理性、逻辑严谨与感性多变、充满不确定性两个对立冲突维度并存的独特现象。
2、把握西方社会结构
二是通过认识西方社会“自由与秩序”社会文化的二元性特征,把握西方社会结构。
西方民族心理“理性与激情”的二元分裂建构了西方“自由与秩序”二元对立的社会结构。在西方民族从原始社会进入陌生人社会过程中,私有制的利刃较为彻底地斩断了原始血缘关系,导致其社会成员之间呈现较为明显的原子关系。因此,西方社会惯以个体为本位,强调“个体”相对于“社会”的优先性;而为调节个体间差异性产生的社会冲突,西方社会基于理性契约精神建立规范和秩序。多元个体之间、个体自由与社会秩序之间分别形成的内在张力成为推动西方社会演化的元动力。
首先,理性与激情两种不同心理结构分别诱发秩序与自由两种社会结构后果。
理性心理建构西方社会重规范、重秩序、重制度的结构特征,强调以法治塑造秩序,使其社会法制功能比较健全,社会法治化程度较高。激情心理促成西方社会个体追求独立、自由的倾向,强调个人自主权利,使其社会活力较强而人情关系淡漠,社会凝聚力较低。
其次,政府、政党等对“自由与秩序”诉求的不同偏好,推动社会形成“左右”分野。
“左”偏向于将个体置于本体首位,强调个体的独立、自由;“右”偏向于将社会整体置于本体首位,强调社会的规范、秩序。进而,左翼政党执政便通过增税等措施扩大政府规模、增加政府权力,以提高中下阶层社会福利,促进社会平等。右翼政党执政便实施减税等措施缩小政府规模、减少政府权力以增强企业和个人活力,追求社会公平。但是,美西方社会发展史表明,当左翼政府在提高了税收、扩张了政府权力而不能带来中下阶层预期福利的提高、无法较好促进社会平等时,或当右翼政府降低了税收、缩小了政府权力而导致自由放任和治理危机、无法增加经济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时,便会因执政失能而丧失政权,国家便出现左右执政轮替。
这是西方文化和资本主义制度所决定的基本规律。美西方现代政治就是在左与右的互动博弈中不断向前演进的,当前美西方政治极化、社会撕裂和身份政治等都是这一基本规律的直观反映。
3、把握西方民族政治结构
三是通过认识西方政治发展“建构与解构”并立的二元范式,把握西方民族政治结构。
西方政治发展“重结构”与“重个体”二元对立方法论,塑造西方政治“建构与解构”政治范式。从方法论而言,强调社会整体优先的结构主义往往诉诸“建设性”治理方案,以重法律、智识和规范的“理性政治”面目呈现,在政治制度中表现为理性选择主义、建制主义和智识主义等“建构”路径。强调个体优先的个体主义往往诉诸“变革性”治理方案,以重个体、本党派和本国家的“激情政治”形式呈现,在政治文化中表现为克里斯玛型(魅力型)政治人物反传统、反建制的“解构”路径。
当前,美西方政治发展“解构”路径暂居上风,既加剧其国内社会撕裂,又对全球化一体发展模式产生解构效应。在美国,社会各阶层普遍对特朗普有一种狂热支持的主要原因在于,特朗普试图通过反建制、反智识权威、反“政治正确”等手段,打破美国社会在政治、文化和体制结构中的权力、知识和话语权固化。若借用弗朗西斯•福山的政治学术语解释,则是因为这一做法既能释放被社会结构压抑、社会剥夺感强烈的底层民众渴望得到“平等承认”的“平等激情”,又能满足中产阶级和社会上层希望得到“高人一等”承认的“优越激情”。特朗普本人虽属美国社会上流阶层,但与超级资产阶级、政治特权阶层和所谓“深层国家”建制派势力相比,仍属“寒微一流”,自始至终遭受后者的轻视和打压,因此他能够代表和观照美国不同阶层不同人群要求变革、颠覆社会固化格局的“解构”心理。在国际事务中,特朗普政府推行反全球化和“去全球治理”,其实质是颠覆美国左翼长期在国际政治中推行的“政治正确”——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特朗普认为,这一模式使美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自缚手脚、自断臂膀,因片面追求承担大国国际责任而无法实现本国优先,不利于美国国家利益。
这是特朗普对美国国际政治的“解构”。
综上,认清“理性与激情”“自由与秩序”“建构与解构”分别建构的西方民族心理结构、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有利于把握当前美西方政治发展的特点与态势。“理性”与“激情”作为西方文明中生发流传的两种核心智识要素,是西方历史文化和知识体系中的元特性,构成当今美西方民族、社会和政治结构的硬核形上元;以其为基础形成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是我们把握美西方政治发展规律的重要抓手,有助于认识其左右博弈、政党轮替的钟摆律,从而保持战略定力。
(作者单位:山东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