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全称为流行性感冒,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它不同于普通感冒,具有更强的传染性和更高的并发症风险。
每年,流感都会在全球范围内造成大量的病例,甚至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和死亡。因此,了解流感的基本知识、预防措施和应对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一、流感的基本知识
1、流感病毒的类型
醴陵市中医院专家介绍,流感病毒主要分为甲型(A型)、乙型(B型)和丙型(C型)。其中,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是引起季节性流感的主要病原体。甲型流感病毒变异能力强,容易引发大流行,而乙型流感病毒的变异速度较慢,通常引起局部爆发。
2、传播途径
流感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病毒会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给他人。此外,流感病毒也可以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桌面等)传播,如果手接触到病毒后再触摸口、鼻或眼睛,也可能导致感染。
3、主要症状
流感的典型症状包括:
①高热(通常超过38℃);
②咳嗽、咽痛;
③全身肌肉酸痛、乏力;
④头痛、寒战;
④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或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流感的症状通常比普通感冒更严重,且发病较急,病程较长。
二、流感的预防
1、接种流感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每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会根据全球流感病毒的流行情况,推荐当年的疫苗成分。流感疫苗可以显著降低感染流感的风险,并减轻感染后的症状。建议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及医务人员等高危人群每年接种流感疫苗。
2、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①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后、进食前、咳嗽或打喷嚏后。
②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
③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避免飞沫传播。
④定期清洁和消毒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手机、键盘等。
3、保持社交距离
在流感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尤其是密闭空间。与流感患者保持一定的距离,减少感染风险。
4、增强免疫力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降低感染流感的风险。建议:
①保持充足的睡眠;
②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③适量运动,增强体质;
④避免过度疲劳和压力。
三、流感的应对
1、及时就医
如果出现流感样症状,尤其是高热、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判断是否为流感,并给予相应的治疗建议。
2、抗病毒药物
对于流感患者,尤其是高危人群,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等)。这些药物可以缩短病程、减轻症状,并降低并发症的风险。但抗病毒药物应在发病后48小时内使用,效果最佳。高危人群48小时内未及时抗病毒治疗,易发展为肺炎。
3、居家隔离与休息
确诊流感后,患者应尽量居家隔离,避免与他人接触,防止病毒传播。同时,保持充足的休息,多饮水,有助于身体恢复。
4、监测病情
流感患者应密切监测自己的病情变化,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孕妇和慢性病患者。如果出现呼吸困难、胸痛、持续高热不退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四、流感与普通感冒的区别
很多人容易将流感与普通感冒混淆,但两者在病原体、症状和严重程度上存在明显差异:
五、流感的并发症
①肺炎(细菌性或病毒性)最为常见,有肺部及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可能出现病情快速恶化、危及生命;
②心肌炎,爆发性心肌炎可危及生命;
③脑炎或脑膜炎;
④中耳炎;
⑤慢性疾病加重(如哮喘、糖尿病、心脏病等)。
流感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虽然大多数患者可以自愈,但对于高危人群来说,流感可能带来严重的健康威胁。通过接种疫苗、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免疫力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流感的发生。
一旦感染流感,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并注意隔离和休息,避免传播给他人。在流感高发季节,我们每个人都应提高警惕,做好防护措施,共同抵御流感的侵袭,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醴陵市中医院 消化内科感染病科 彭丽萍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