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130

评论

53

81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南海水下2000米深海,中国已在较量中占得先机,让港媒感慨万千

南海水下2000米深海,中国已在较量中占得先机。

据港媒报道,在经过多年的技术验证和审查后,中国已经批准建设一个名为“冷泉”的生态系统研究设施。

图片【南海水下2000米深海,中国用正在实际行动占尽先机】

资料显示,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负责,设施锚定位置位于南海水下2000米。如果一切顺利,整个研究设施将在2030年前后投入使用。

港媒称“冷泉”研究设施项目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正在海洋科研领域从一个追赶者转变为领导者。他们对此感慨万千的表示,“冷泉”设施可能是“中西方深海竞赛的转折点”。

因为截至2025年,全世界也只有一个永久性水下研究设施,那就是位于美国佛罗里达群岛附近的“水瓶座”实验室。且这个实验室的锚定位置,距离水面不过18米。

图片【美国的水瓶座水下研究室】

这意味着锚定位置在水下2000米的“冷泉”将成为世界上首个深海研究设施,一些媒体更是称其为“深海空间站”。

再考虑到深海作业和人员通勤的技术难度,“冷泉”设施立项这件事本身,就已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中国在深海探索和开发领域掌握着大量先进技术。若是能顺利建成,更是可以奠定中国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

此外,建成后的设施还将让中国有能力在深海环境中开展更多研究工作,进而摸索出新的技术路线,推动新技术装备的研发和应用。

图片【港媒报道中国将在南海建设深海研究设施】

这也是为什么会有观点认为,“冷泉”设施是“中西方深海竞赛的转折点”的理由。毕竟按照学界共识,现阶段人类对于海洋的探索仅有5%,且大多集中在水下几十到几百米的区域。

而这也导致了现有的许多海洋相关技术都存在相当大的局限性,而中国的深海研究设施将打破这一桎梏。

就比如说水下探测。目前主流的水下探测技术是声呐,但由于海水温度、密度分布不均,导致水下存在各式各样的海水跃层。所以尽管声呐技术在过去半个世纪时间里得到了飞速发展,但人类对水下目标的探测仍然难以做到百分百准确。

图片【国产“冷泉”深海研究设施想象图】

再加上潜艇的静音技术也在飞速进步,一系列因素导致在现代海战中,同等技术条件的水面舰艇和水下潜艇的博弈依旧是难解难分,没有哪一方能真正掌握压倒性优势。

受制于此,各国海军在这个问题上只能被迫展开声呐和静音技术的军备竞赛,力求用那领先一点点的技术优势,改变海战格局。而这么做的直接结果,就是潜艇的成本越来越贵,但作战效能未必有多大提升。

美国的弗吉尼亚级核潜艇就是一个典型,该级潜艇初版型号的建造成本是23亿-24亿美元,到2019年的Block 4型涨到了28亿,到2023年的Block 5型更是飙升到了43亿。

图片【美国海军的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

作为对比,解放军的056A护卫舰的建造成本大概只有1亿美元。而1艘弗吉尼亚Block 5显然不可能单挑43艘056A。所以站在军队需求的角度来看,海军迫切需要新的水下探测技术,来终结这场昂贵且没什么前景的“军备竞赛”。

这需要时间、需要资金,但最需要的,还是人类对海洋有着更为准确清晰的认知。中国的深海研究设施就将在未来承担起这一职能,而当我们比其他国家特别是美国更了解大海时,许多技术也就呼之欲出了。

值得一提的是,深海研究设施的建立还有助于中国进一步开发海洋资源。以可燃冰为例,中国的可燃冰资源储量超过1000亿吨油当量,其中800亿吨在南海。这些资源可以供我国使用近百年,但受制于开采难度,中国目前对可燃冰的商业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且进展缓慢,短期内不足以满足国内需求。

图片【中国的可燃冰开采平台】

新的深海研究设施将让中国的科学家们可以更好地对南海可燃冰资源进行勘探、分析,研究出更高效的开采技术,进而加快中国的可燃冰开采商业化工作。

此外,考虑到深海设施几乎不可能连接大陆或岛礁电网,需要自备能源。该研究设施的建设,大概率还会涉及国产小型核反应堆的相关技术。

这势必会刺激中国研发更新、更小、更安全的核反应堆,而这类反应堆可以应用的领域,也将不止局限在深海研究设施,远海岛礁基地、极地科考站甚至商船、油轮等,都有可能获益,在未来变成“核动力”。

图片【国产玲龙一号小型核反应堆】

可以说,深海研究设施项目的推进,让我们可以拓宽多个技术领域的发展前景,并提高中国在这些领域中的研发效率。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现在我们需要关注的,还是中国什么时候能把它造出来。

因为尽管在技术层面上造一个深海研究设施对于今天的中国可能不是什么问题,但这个设施要造在南海的海底,势必会激起美国、菲律宾等国的激烈反应。

毕竟这些国家一直不承认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并以此为由不断搅乱南海局势。因此考虑到国际因素,我们很可能需要在解决南海问题后才能开工建设全球首个深海研究设施。2030年只是一个乐观估计,具体什么样,还得看南海局势会在未来如何发展。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