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诵读·地名背后山西史 | ​河曲/垣曲/阳曲:不一样的河流,一样的曲

图片
三晋城邑,名源何处?连缀历史,窥见华夏。《山西话》“地名背后山西史”系列节目,本期为您讲述“河曲/垣曲/阳曲”地名的由来。
河曲/垣曲/阳曲:不一样的河流,一样的曲
河在古代是黄河的专称,所以如果一个地名里带“河”字,起源又比较早,那么这个地方很可能就和黄河有关,比如河东、西河、河曲。
图片
▲黄河“几”字弯
“曲”是弯曲的意思,“河曲”就是黄河弯曲的地方。“河曲”在古文献中出现得非常早。春秋时的《左传》里说,文公时,晋国和秦国在河曲交战;战国魏国史书《竹书纪年》中说,秦穆公送公子重耳归晋,从河曲渡河,然而,这里的河曲,指的是黄河南流至风陵渡折而东去之处,即今永济市、芮城县一带,和今天我们所说的河曲县不是一个地方。
今天的河曲县,早先无行政建制,北宋时在县境内设火山军。金灭北宋后,贞元元年,设河曲县为火山军军治,治所在今河曲县东南。清同治《河曲县志》载:“县当河流曲处,故名。”也就是说,黄河呈“几”字,而河曲正好处于右上角的转折处,所以被称为“河曲”。
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改火山军为火山州,后改名为隩州,其治仍为河曲县。这里的“隩”,指的是河流弯曲的地方,从字面意思上来说,和今天的“河曲”有异曲同工之处。
古话说,百里一小曲,千里一曲一直。黄河弯弯曲曲,从青海发源一直到东流入海,不知道转了多少个弯,所以,理论上可以称为“河曲”的地方不止一处。比如,青海省东南境黄河曲流处,在《水经注》中也被称为“河曲”。而在山西,垣曲也是一处“河曲”。
垣曲,战国时属魏,为魏国王垣邑。西汉时设为垣县,中间也有过别的建制、名字,但时间相对较短,基本上可以忽略。一直到北宋时,“垣曲”这个名字才算确定下来,将垣县改为垣曲县。这是因为“垣”的本义指墙,而这里的“垣”指的是垣曲东面的王屋山形状如墙。而“曲”依然是指黄河弯曲处——山形水势都能照顾上,所以,垣县改名垣曲县是有一定道理的。
山西还有个阳曲县,历来解释说是位于汾河弯曲处之北。现在看,好像是这样的,但如果做一番地理沿革的考察,恐怕会得到别的答案。
阳曲县是西汉古县,但有人认为当时治所不在今天的阳曲县,而在定襄县。东汉末移治今太原市东北阳曲镇,属太原郡。北宋县治移于今太原市,为并州郭下县。1948年移治黄寨镇,复名为阳曲县。

而阳曲县在西汉得名时,其治所在今天定襄县。定襄县离汾河甚远,理解为汾河弯曲处是说不通的。事实上,定襄县在滹沱河河畔。今天从地图上看,定襄县在滹沱河河湾之南,2000年间,沧海桑田,城址变迁,或许西汉设阳曲县之时,县在河湾之北呢?

• 本期文章素材节选自《地名背后山西史》,作者李玉,山西教育出版社2023年3月出版

• 本期背景音乐素材来源于《琵琶吟》《故梦(琵琶版)》

• 本期音频素材来源于央广网《我家就在河边住|大河之曲“曲成河”》

• 本期朗读原声:张轶楠

• 本期音频制作:张轶楠



一个征集




  您喜欢录音吗?您想和我们一起分享山西的故事吗?

  录制您自己的声音,也许下一期节目里就能听得到!


录制要求:

  1、本期征集和下期节目主题相关的录音文件,即和山西有关的素材内容。

  2、音频格式为mp3,音频可为无特殊音效的干声,也可自己加垫乐。

  3、音频时长不超过5分钟。


  您可以将自己录制好的音频发送至邮箱

  sxrbxmtb@163.com

  我们将择优发布。期待您的分享!



图片



编   辑 / 孙齐
审   核 / 巩彦翡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