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朗普重启对伊朗的“极限施压”举措后,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在军方高层会议上撂下狠话:与美国谈判“不明智,更不光彩”。
面对特朗普当局重启“极限施压”,哈梅内伊直接下令提升战备,矛头直指美以可能的军事打击。
一边是特朗普挥舞制裁大棒,威胁要把伊朗石油出口“归零”;另一边是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摩拳擦掌,随时可能突袭伊朗核设施。
现在,德黑兰街头挤满高喊反美口号的民众,通货膨胀率飙升至45%的伊朗经济已如火药桶,这场“战与和”的生死博弈,会否成为点燃中东的新导火索?
特朗普的“三板斧”:石油、制裁、导弹
2025年2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国家安全总统备忘录,宣布重启对伊朗“极限施压”政策。
这份文件几乎复刻了他第一任期内的强硬手段,三大杀招直指伊朗命门。
第一招指向石油命脉。
这不是他第一次喊伊朗石油“归零”口号。
早在2018年,他就用制裁迫使伊朗石油出口从每日250万桶暴跌至20万桶,直接掐断伊朗政府40%的财政收入。
如今他故技重施,联合沙特、阿联酋等产油国填补市场空缺,摆明要让伊朗经济失血而亡。
第二招挥舞制裁大棒。
美国财政部近日公布的制裁名单中,涵盖伊朗石化企业、航运公司甚至海外银行。
更凌厉的手段是“二级制裁”,任何国家敢和伊朗做生意,也会受到美国的打压,也就是他们所说的长臂管辖与被制裁国进行交易的第三方个人与实体。
这种“连坐”式打击对伊朗经济的影响可想而知。
第三招瞄准军事力量。
特朗普特别点名伊朗的导弹计划和“抵抗之弧”武装。所谓“抵抗之弧”,指的是伊朗支持的也门胡塞武装、黎巴嫩真主党等势力。
德黑兰的权力游戏:哈梅内伊VS总统
当特朗普的制裁令传到德黑兰时,伊朗政坛正上演着一场暗流涌动的权力对决。
85岁的哈梅内伊手握终极底牌。
2月7日,这位穿黑袍的最高领袖罕见现身伊朗空军指挥部。
面对满屋将星,他敲着桌子定调不与美国谈判,有分析认为这话看似说给美国听,实则是给总统佩泽希齐扬的警告。
2024年莱希总统坠机身亡后,作为改革派“黑马”上台的佩泽希齐扬,一直试图复制鲁哈尼当年的“和解路线”,多次公开表示愿意向美国证明伊朗没有核武器。
但哈梅内伊的怒火并不是因为好战,而是有历史依据。
早在2015年伊核协议签订时,伊朗冻结了三分之二浓缩铀库存,结果特朗普2018年说退就退,反手追加1500项制裁。
如今佩泽希齐扬想用同样套路“以退换和”,在哈梅内伊眼里简直是“政治自杀”。
2月10日伊斯兰革命纪念日,哈梅内伊通过国家电视台向全民表示绝不对霸权低头!
经济濒崩与战备升级
在德黑兰大巴扎集市,里亚尔兑美元汇率牌价每小时刷新一次。
根据美联社的报道,2月5日,伊朗货币里亚尔对美元的非官方汇率一度暴跌至历史低点,约为85万里亚尔兑换1美元,伊朗货币的官方汇率约为69万里亚尔兑换1美元。
哈梅内伊当然知道经济会压垮政权。
2月7日讲话中,他特意批准动用主权财富基金,向每个家庭发放1000万里亚尔补贴。
可这点钱只够买20升汽油,而革命卫队刚接收的500架自杀式无人机,就花了30亿美元外汇储备。
德黑兰大学政治系教授塔赫里在社交媒体发问:“当制裁让母亲买不起奶粉,哈梅内伊的强硬还能撑多久?”
这条帖子10小时内获得50万点赞,但很快被删除。
中东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各方似乎都在释放着一些危险的信号,但总的来说,伊朗的未来将走向何方,还是一个悬而未定的问题。
参考文献
新民晚报《深海评|美国为何重启对伊朗“极限施压”?》
北京日报《伊朗总统:美国并非“真诚对待”对伊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