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霸州放“灯花”盛大现场:您见过吗?

当夜幕降临,五六十人敲锣打鼓,“锵锵锵”的声音瞬间震彻街巷。下午七点,村民们纷至沓来,村子里花灯璀璨,将每一条街巷都照得亮堂堂。此时,打铁花绽放,火花好似流星划过夜空,伴随着四鼓齐鸣,还有孩子们手持镲伴奏,热闹非凡,场面犹如万马奔腾。每年正月十四至十六,一场盛大的民俗狂欢便会在大柏村拉开帷幕。

正月十五,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赏花灯是我国由来已久的传统民俗,承载着人们对团圆与美好的期许。花灯,又称灯彩,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制作工艺讲究,品种繁多。它起源于汉代,兴盛于唐代,宋代时已遍及民间。古人曾以“天街灯火夜通晨”来赞叹元宵灯会的盛况,在霸州的大柏林庄村,花灯同样是元宵佳节不可或缺的仪式感。

图片

图片

据大柏林庄村村干部说:我们大柏放“灯花”的传统,更是历史悠久,起源于明朝。“灯花”是用普通的皱纹纸做成,一般选用五种颜色,在大柏常见的是白毛糙纸,制作灯花的过程颇为讲究,散灯花的场景也充满童趣与欢乐。他们争先恐后地放置纸碗,接着一个个点燃灯花,就像一场欢乐的火炬传递。灯花沿着直线向大街延伸,直至盘子里的灯花散尽。一时间,一地的灯花闪烁,与天上的星星相互辉映,构成一幅绝美的农村夜景。

图片

放灯花时,大柏东西头前后街一共四道会,铜锣开道,大鼓、大镲、小钹紧随其后,各家各户男女老少都跟着队伍前行。若是遇到其他会,大鼓便会齐聚一堂进行斗鼓,场面尤为壮观,不少附近村子的居民被吸引来。村里富裕的家庭还会在自家门前放烟火,俗称摆会,彼时大鼓齐鸣,钹镲喧天,热闹非凡,人们借此祈盼着来年风调雨顺、无病无灾,生活幸福美满。

图片

图片

十四晚上放的是“人灯”,放灯队伍以铜锣开道,大鼓、大镲紧跟其后,家家户户的人都跟着队伍前行,走遍每一个胡同,祈求人丁兴旺、人口平安;十五晚上放“神灯”,路线是村里的主要大街,人们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天,四个放灯队伍还会全部集合在村委会,共同敲锣打鼓庆祝元宵佳节,表演本村民俗文化——抡铁花。如今,抡铁花已从过去的人工抡花改进为智能化电机控制,铁花喷放时场面壮观,观众的呐喊声此起彼伏。十六晚上放“鬼灯”,四个队伍分为东南西北四路直奔村外,不在村里燃放,寓意着把所有的病灾、妖魔鬼怪全部送出村外。送灯队伍去的时候敲锣打鼓,送到村外后便不再击鼓。

图片

红红火火的灯火,照红了人们的脸膛,照亮了大家的眼神,也点亮了每个人的心情;红红火火的灯花,驱走了黑暗,驱走了病邪,驱走了一切不快。在大柏林庄村,“散灯花”“祛百病儿”,不仅是古老的传统习俗,更是浓浓的乡情,承载着一代又一代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传承。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00:34
8090后泪目!奇迹MU端游复刻,4月12日登录送卓越套装
广告奇迹MU怀旧版
了解详情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