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归来》归程似锦 来路如画

图片

周仕玲与乡亲们(廖永华 供图)

2月7日,人文纪录片《我家在娄底》第三季,在期盼中播出了第二集《归来》。一幅以心聚力、以行筑梦的时代画卷在湘中大地深情铺开。影片以质朴而深情的叙事叩击人心,打动了观众的心。这里的“归来”,既是游子跨越山海的奔赴,也是城市与人的双向成全,更是乡土情怀与时代机遇的深度融合。“归来”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回归,更是乡情的奔涌、发展动力的释放和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归来”是乡情:根在娄底,爱在娄底

“归来”是对家乡的深情眷恋,是对文化传承和情感纽带的坚守,是根脉的召唤、情感的共振。家乡承载着我们的童年记忆、成长足迹。无论走得多远,家乡始终是心灵的归宿。“归来”是人们用行动诠释“家在娄底,根在娄底”的深情厚谊。

乡情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能唤醒人们对家乡的责任感和归属感。因情怀而回,更因梦想而归的“新农人”周仕玲,是返乡创业年轻人的代表;大学毕业后,一头扎进传播传统文化的乡村大舞台的谢迎千,则是大学生返乡的代表。这种情感的凝聚,让“归来”成为一场跨越时空的集体奔赴,让个体的选择升华为群体的精神共鸣。“归来”的身影,或带着成长的经验反哺乡村,或携着技术的革新振兴产业,他们用行动诠释了“根”的意义,带来的不仅是个人梦想的实现,更是对家乡发展的贡献。

图片

谢迎千教村里小孩写字(廖永华 供图)

“归来”是发展:汇聚活力,释放动能

“归来”不是简单的空间位移,而是发展势能的聚合裂变。“归来”是情感的回归,更是活力的裂变,发展的契机。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尝到时代的红利,带着资金与资源回来建设家乡的罗马芳,投资近4000万元在渠江源建成了世外山居酒店,家乡已从“离开的理由”成为“留下的底气”。“归来”的背后,是对娄底发展的坚定信心。这种信心,源于乡土底蕴与现代文明的兼容并蓄,源于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更源于人们对家乡发展的深切认同。

2月5日,娄底市召开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会议,为2024年度娄底市科技创新、技改扩能、以企招商突出的民营企业进行现场授牌。凸显了娄底把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定不移支持民营企业做优做强做大的鲜明导向。娄底正以更好的营商环境,为“归来者”提供广阔的舞台。同时归来的创业者、建设者也正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为娄底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归来”是信心:归程似锦,未来如画

“归来”是信心的锚点,是未来的答案。今天的娄底,正以开放的姿态拥抱归来的力量,“归来”正成为一场信心与机遇的生动实践。怀揣梦想的人们,用行动告诉我们:娄底的未来,不仅属于这片土地,更属于每一个为之奋斗的人。现在的娄底,正成为一个充满机遇和活力的城市。

图片

罗马芳与朋友在云顶民宿(廖永华 供图)

《归来》让我们看到,乡情的力量可以跨越时空,汇聚发展的活力,创造美好的未来。“归来”让我们的心凝聚在娄底,让我们的力量汇聚在娄底,让我们的未来精彩在娄底。当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归来,把乡土情怀转化为振兴动能,娄底的故事将更加丰富多彩,娄底的未来将更加精彩多姿。

一个“归”字、一个“来”字,凝结着人们对家乡的深情回望与未来展望。以心聚力的娄底,必有生生不息的力量,以情筑梦的娄底,必将铺就通往未来的星光大道。让我们以“归来”为起点,凝力聚心,向着娄底的美好明天携手前行!(廖永华)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