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曼城前锋哈兰德在对阵阿森纳的比赛中仅完成2次传球,引发对他在进攻组织中的质疑。
2.专家亨利认为,哈兰德在获得空间时可以造成破坏,但他在关键比赛中的表现令人担忧,没有给队友提供太多选择。
3.曼城的问题在于他们找不到突破阿森纳四中场的方法,导致哈兰德在禁区内充满活力但无法为队友创造空间。
4.然而,亨利指出,如果哈兰德能在对方身后有空当时冲刺下一年,通过牵扯跑动为队友拉开空间,他的作用会更大。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能指导哈兰德如何踢前锋的人不多,但亨利肯定能被列入这一行列。
在上周日曼城1-5输给阿森纳的比赛后,亨利对哈兰德的防守表示了担忧,他特别提到阿森纳后卫加布里埃尔在一次传球后的一幕。亨利指着阿森纳后卫线身后的空当喊道:“你这都不转身,不往前冲一下?那是他的强项,他却没有利用起来。”我们可以就他做不到的事情向他提出质疑,但他应该做好这一点,而他今天没有做到。”
围绕哈兰德的争论仍在继续,他正大步朝着英超历史射手王的目标迈进。哈兰德在对阵阿森纳的比赛中攻入个人赛季第25粒进球,但仅完成了2次传球,这已经是他曼城生涯中第22次单场比赛中传球次数不超过5次。
他在下半场的3次触球也是他为曼城踢满的半场比赛中最少的纪录。
哈兰德在禁区内的威力毋庸置疑,但他在进攻组织中毫无存在感,这令人吃惊,尤其是当曼城难以像以往那样轻松地将球向前推进时。
曼城可以更多地利用哈兰德可怕的冲击力——他们有时不愿意在后场起更冒险、更直接的长传——但哈兰德最近在关键比赛中的表现让人略感担忧,因为他并没有给队友提供太多选择。
大多数情况下,哈兰德在阵型最前方缺乏移动,这可以用进攻空间不足来解释。但亨利正确地指出了哈兰德在获得空间时可以造成的破坏,曼城缺少的往往是前锋更多的跑动。
在对阵阿森纳的比赛中,尤其是在上半场,瓜迪奥拉的球队面对阿森纳稳固的控球阵型,遇到了很大的问题。
瓜迪奥拉的战术是将努内斯从右闸往前推,而格瓦迪奥尔内收形成三后卫阵型。科瓦契奇变成单后腰,而贝尔纳多则可以在前场自由活动。
马尔穆什和福登担任10号位,而哈兰德的任务则是拖住对手中卫。
曼城的问题在于他们找不到突破阿森纳四中场的方法。科瓦契奇在接球时经常受到包夹和挤压,而传给边路的努内斯的球也经常被直接传回,努内斯不愿意带球突破。
他们突破阻截的最好办法是找到福登或马尔穆什,让他们进入阿森纳中场两侧的空当,但曼城在支援接球队员时行动迟缓,这意味着福登或马尔穆什经常不得不自己转身。这给了阿森纳最靠近球的中场球员——下图中是托马斯——横移和施压的时间,托马斯抢得很凶。
哈兰德在大部分情况下站在一旁看戏,注意下他在上面动图中的位置(前后过程20秒)。虽然回撤串联并不是这位24岁球员的强项,但他在这个回合中始终紧靠对手一名后卫,这让阿森纳的四人防线很容易就能盯住他的移动。
六分钟后,类似的一幕上演了。
斯通斯带球,两名中场球员被阿森纳的四人中场挡住,马尔穆什再次从10号位上回撤接球。在无处可逃的情况下,他将球回传给了后场队友。
曼城将球转移到右路,科瓦契奇完全离开中场去接球。这一次,福登落到了空当处,赖斯不得不跟上他。
这在后场引起了连锁反应。阿森纳的防线被打乱,萨利巴被迫上前防止贝尔纳多接球。
这似乎是曼城其他队员活跃起来的最佳时机,趁阿森纳阵型松动攻击萨利巴身后的空间,但哈兰德再次坚持紧靠加布里埃尔。马尔穆什跑位,斯通斯传球过大。
我们不能保证更积极的跑动就一定能创造出什么,但在曼城尝试换位的时候,中锋贴住一名对手中卫并不是特别有用。
哈兰德在禁区内充满活力,但亨利可能并不是唯一觉得他本该靠直觉插对手身后、抓机会的人。
即使曼城成功地将球带到前场,哈兰德仍然坚持靠住一名对手中卫。
他在禁区内一直习惯抢后点,这对曼城来说,在他们占主导地位的比赛中是非常有利的。但在某些情况下,当对方防守队员回收到位时,他的跑位如果多些变化,球队可能会受益匪浅。
例如,在上半场的一次快发任意球进攻中,萨维奥带球下底,对手只有一名边卫在防守。福登朝后点跑,结果哈兰德也往后点跑。
萨维奥到达传中位置时,禁区内的两名队友跑重了,没人去攻击萨利巴所在的前点。
如果哈兰德错开一下,提前牵制萨利巴,也许能在禁区内制造更多混乱。
下半场后半段,在曼城的追分情况下,一个相似的回合在右路展开。
哈兰德再次跟着队友跑,努内斯拖了7秒钟才在前场将球传出,但当球传入禁区时,前点依然只有阿森纳的后卫。
这需要调高传球难度,才能将球越过萨利巴,传到哈兰德的头顶,而努内斯又一次传球过高。
我们并不是要求哈兰德立马开始回撤,彻底改变踢法——他留在前场无疑是最有威胁的。
曼城中后场问题还很多,把球队低迷归咎于头号射手是不客观的,但亨利的观点是正确的。如果哈兰德没有在对方身后有空当时冲刺下一年,也没有通过牵扯跑动为队友拉开空间,那他在球队中的作用——即使有进球——有时会弊大于利,尤其是在困难的比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