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沙区塘坑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经南沙区人民政府批准后正式公布实施,标志着塘坑村这座承载着深厚岭南文化底蕴的古村落,将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文旅版图中绽放新的光彩。
塘坑村天后古庙
塘坑村位于南沙区港湾街道、明珠湾大桥北侧,南临环市大道西、东临英东大道,是南沙地区岭南文化记忆和乡愁承载地,是近海古村落之一,是海洋文化和岭南文化融合的代表。塘坑村拥有广州地区最早期的现代教育机构代表明德学堂,作为南沙文教传统的发源地,见证着塘坑村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这里拥有不可多得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独具特色的古村传统风貌和“山-村-田-海”的自然格局相得益彰。据统计,村内有不可移动文物11处、历史建筑1处、传统风貌建筑11处、其他传统建筑24处、历史环境要素14处。
规划以建设湾区文化地标为目标,构建活动丰富、景点多元、旅游体验深入的片区形象,划分文教特色和传统民居片区、现代民居片区、综合配套区三大功能区,提出“老村庄·新活力”四大提升策略:延续古村历史风貌,整合活力产业资源,展现广场、街巷肌理等传统村落空间特色,活化利用历史文化资源。
塘坑朱氏公祠墙楣上的灰塑
规划立足“留改并举、保护保留、整体利用提升为主”,小规模、渐进式开展保护更新与微改造。划定核心保护范围8.27公顷、建设控制地带5.24公顷、环境协调区16.90公顷,针对高度、建设活动、建筑风貌、特色保护、活化利用等方面提出保护与控制要求。为塘坑村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工作提供有效规划管理依据。
未来,塘坑村将有望成为展示岭南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和粤港澳大湾区的璀璨明珠,让更多人领略到岭南古村落的独特风情。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杜娟 通讯员:穗规资宣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苏俊杰 通讯员:穗规资宣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赵小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