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春节期间,黑河市爱辉区四嘉子满族乡年味儿浓郁,环境宜居宜业、农民生活富裕富足、乡风文明走深走实、基层治理共建共享,一幅“村美、业兴、民富、人和”的和美乡村新画卷展现在眼前。
一条条乡村道路宽阔整洁,一排排农家小院屋舍俨然……隆冬时节,漫步在四嘉子满族乡各行政村,“家家美” 积分超市和道德超市在各村全面铺开,村民们通过参与环境整治行动获取积分、兑换礼品,现已成为激发村民参与环境整治热情的 “加油站”。在一系列人居环境整治活动中,乡村旧貌换新颜。曾经堆积的垃圾被清运一空,杂乱的边沟重新变得畅通,柴草垛也被整齐归置。大量室内和室外卫生旱厕改造完成,占全乡比例超 80%,村民们对改造后的厕所十分满意,好评率达到 100%。如今,良好的生态环境正成为四嘉子满族乡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为乡村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资料图
资料图
资料图
产业兴旺是带动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记者了解到,在合理布局全乡种植结构的基础上,四嘉子满族乡聚焦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引进阳光山水、虔禾农业等公司,打造56栋占地350余亩的棚室,销售草莓秧苗和鲜果达556万元,实现净利润150万元;引进省农科院园艺分院航天育种后的番茄和辣椒等蔬菜种子进行培育,年产果蔬1200余吨,累计辐射带动附近200余名村民就业,推动形成“一村一品”棚室产业发展格局。同时,完成西四嘉子村、小三嘉子村、卡伦山五道沟屯排涝及东四嘉子村巷道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西四嘉子村采购农机设备;小乌斯力水库荷花池建设、草莓温室大棚项目及大乌斯力村蔬菜大棚建设等产业项目齐头并进,赋能乡村振兴。
一桩桩,一件件,民生实事像花儿一样,在四嘉子满族乡遍地盛开。四嘉子满族乡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全力筑牢民生保障底线,对全乡29户脱贫户,经过7次入户排查和核算收入,预计平均增收4.2%,脱贫户整体人均年收入在2.4万元以上,是上级要求标准的2.85倍。在社会保障政策落实方面,四嘉子满族乡同样不遗余力。经逐人逐户排查,为更多有需要的群众送去了关怀。新增农村低保对象得到妥善安置,特困供养人员有了更加坚实的生活依靠。与此同时,边民补助审核工作高效完成,累计为五个抵边村3278名村民发放补助金1147.3万元,社会保障有力推进。
资料图
四嘉子满族乡一直将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作为重要任务,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活力。连续举办七届“颁金节”节庆活动,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功举办四嘉子满族乡冰雪嘉年华和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大力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带动经济发展,冰雪嘉年华活动期间共接待游客3900人次,总收入达10.6万元。此外,四嘉子满族乡积极举办各类文化惠民活动20余次,从辞旧迎新的新年庆典,到彰显女性风采的国际妇女节活动,再到热闹非凡的 “四季村晚”,每一场活动都成为文化传播的前沿阵地,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资料图
在基层治理的探索与实践中,四嘉子满族乡积极推进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推进基层治理创新提升,深化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服务,建立村网格党小组29个,延伸服务群众“触角”。同时,以乡综治中心为平台载体,全力构建“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的基层治理服务体系,统筹协调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力量,开展重点排查矛盾纠纷活动,并通过乡“四所一庭一中心”衔接联动成功调解,化解率100%,有效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将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资料图
资料图
记者在感受四嘉子满族乡的变化中发现,这里不仅提升了乡村的“外在美”,更深化了村民的内在幸福感。每一步工作都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一次深情播种。相信未来的四嘉子满族乡将继续用勤劳耕耘宜居沃土、用汗水浇灌美好生活、用双手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助力人居环境整治“一路生花”,持续书写乡村发展的崭新篇章,让和美乡村的幸福图景不仅“触手可及”,更“深入人心”。
更多精彩推荐
记者:马韫卓
编辑:穆鹤元
编审:谭月 徐晓岩
监制:郝新 张天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