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54

评论

48

67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贴趣味春联,只是年轻人“爆改”春节的第一步

AI划重点 · 全文约1606字,阅读需5分钟

1.近年来,年轻人越来越喜欢贴“趣味”春联,这些春联看似无厘头,却承载着他们对未来的期许与祝福。

2.除了春联,年轻人还开始拒绝春节“白酒文化”,年夜饭也从固定的饺子、鱼变成了自己喜欢的卤味。

3.春联内容更加直白,包括网络热词和英语词汇,甚至有人选择自己写对联,字好不好看不重要,主打一个自己开心。

4.与此同时,年轻人过年送礼方式也从传统的烟酒、保健品等礼品转向购物卡、外卖礼券、线上红包等实用化趋势。

5.由于客观原因和害怕回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春节不回家,或者错峰回家,过个不一样的春节。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过年贴春联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但近些年“趣味”春联越来越多,与平仄分明、板正规矩的传统春联相比,这些“趣味”春联看似有些无厘头,却同样承载着年轻人对未来的期许与祝福。

事实上,贴“趣味”春联只是年轻人“爆改”春节的第一步。这届年轻人有很多不再选择春节回家,开始拒绝春节“白酒文化”,就连年夜饭也从固定的饺子、鱼,变成了自己喜欢的鸭架等卤味。

图片

一种很新的春联

比起深藏寓意的传统春联,这届年轻人的春联要更直白一些。

同样考虑了上下联平仄的要求,有人选购了“不劳而获坐享其成,无功受禄一步登天”,横批也十分应景,“蛇靡生活”。又比如,“富如东海长流水,瘦比南山小蛮腰”。

某电商平台店铺销量达170万+的一副对联,上联是“心想事成无压力”,下联是“吉星高照好运足”。但这副对联都是符号。

另一家店铺销量最多的是一副“有钱有势有前程,顺风顺水顺财神”的对联,只不过字只占了一半的空间,剩余地方挤满了财神画像。

春联当然少不了年度网络热词的身影,比如这两句:“无人扶我青云志,我自踏雪向山巅”“拒绝精神内耗,老娘配享太庙”等等。

如今的春联早已没有了字数和语言的限制,选什么样的对联全看年轻人心情,有短小精悍的“钱包胖胖,身体棒棒”,也有全是“好”字的超长款,更有“长+短”两副对联的组合。

长的一副写道:“Love Dream Brave Wisdom Health.”“Power Luck Free Rich Happy.”都是英语当中的“好词”,短的写道:“如意如意,随我心意”,共用横批“快快显灵”。

还有人选择自己写对联,字好不好看不重要,主打一个自己开心。网友“不爱吃香菜”写了工作方面的,都是工作中最常用的话,“好的是的没问题,收到马上发您了”,横批为“我爱工作”。“不爱吃香菜”告诉记者,她没敢将对联贴在办公室门口,而是贴在了出租屋,“也就吐槽下,要真的贴办公室还是有顾虑,哈哈。希望新的一年自己工作顺利。”

图片

换种方式过年

小小(化名)今年因为工作原因不能回家过年,他很早就在社交媒体上发了帖子,寻找过年“搭子”。

“即便是一个人在大城市,该有的仪式感不能少。”除夕那晚,他和两个“搭子”一块儿吃了年夜饭,大家分别点了自己喜欢吃的,费用均摊,小小觉得很有意义。

饭桌上少了白酒,取而代之的是两瓶橙汁。在老家,每年春节最多的就是酒局,亲戚朋友加起来几乎一天就要喝一场,这让本不太喝酒的小小十分苦恼,好在今年他不需要再为此担心。

此外,不止一名受访者表达了“年味淡了”的想法,一位留在杭州过年的女孩猜测,“可能跟大城市工作节奏快,同龄人交集少,而且大家习惯独处有关吧。”

图片

除夕夜那天,对她来说就是一个普通的工作日,下班路上路过卤味店时,买了鸭架、鸭脖等一堆卤味。边吃卤味边刷手机,看着朋友圈里年夜饭接龙“打卡”,她内心平静。

还有人提前准备好了各类“预制菜”,只需通过简单的加热、调料步骤即可食用,“既省去了在店里排队的时间,又体会到了自己做菜的乐趣。我把照片发给我妈妈,她还夸我厨艺好呢。”一名在武汉的网友称。

在送礼方面,年轻人同样一改“大包小包串亲戚”的形象,呈现出“形式化”转向“实用化”的趋势,传统的烟酒、保健品等礼品不再是年轻人的首选,取而代之的是购物卡、外卖礼券、线上红包。

春节是另一个长假

春节不回家的年轻人正在逐渐增多。

一部分是因为客观原因,诸如买不到票、开车回家怕堵车等。还有一部分是因为害怕回家。

“每次回家都是被亲戚朋友质问、被攀比。所以去年回家我就不准备走亲戚,本来大家就没什么共同话题。你能想到吗,我在家陪着父母看了7天的相亲直播。”今年33岁的小凯告诉新黄河记者,原本以为不出门就能躲过亲戚朋友的追问,但没想到在家里也还是一样的境况。

前段时间,他在网上看到反向催婚的段子,视频中网友被父母催婚,还被告知“现在为了你找对象,我们操心得晚上睡不着!”网友在凌晨专门打过去视频,结果对面没有回应,视频最后是网友的质疑:“爸妈,你们骗我?”小凯转发了内容,没想到又是被父母一顿“输出”,说他对相亲抱有侥幸心理。

小凯今年没回家还有一个考虑,他觉得现在交通方便,只要时间允许,自己随时都可以“错峰”回家,“无非就是一家人一起待几天,吃点好吃的,现在网购这么方便,任何时候都行。我就准备今年利用年假回家。”

小兰刚开始因为回不回家很纠结,甚至觉得不回去好像是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后来她想通了,只要自己觉得舒服就行。她早早定好了过年规划——得找一天去滑雪,另外接了好几个上门喂猫遛狗的单,可以赚点小钱。至于过年嘛,没什么不同,只是放了个长假。

图片

记者:张博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