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昊然、王宝强主演电影《唐探1900》,上映2天票房就破7亿,豆瓣也开分6.7。
作为唐探系列的前传,它以1900年旧金山为故事背景,叙述海外华人的不易。
该剧集喜剧、动作、悬疑等热门元素,有家国情怀的壮烈,也有个人爱恨与无奈,笑点与泪点交织让故事更具感染力。
电影选角被赞,不仅贴合人物,演员也凭借出彩的演技,将角色塑造鲜活立体。
王宝强饰演的“阿鬼”浑身充满喜感,一口诙谐的河北方言,搭配上各种夸张的肢体动作,总能在不经意间戳中人的笑点;刘昊然饰演的“秦福”虽总是油嘴滑舌、讨巧卖乖,但关键时刻又十分靠谱。
一个是粗犷直接,一个是机智细腻,两人上演各种耍宝斗嘴,贡献了满满的笑点。
除此之外,还有为了改变现状不顾危险行事的郑仕良和金陵福,生活富庶却从未忘本的白振邦,将信仰刻在骨子里的清朝官员等等……尤其周润发饰演的“白轩龄”,一出场就引来观众惊呼,最后那段演讲更是听得人热血沸腾,把角色的意义展现得淋漓尽致。
没有边缘化的配角,每个人物都有属于自己的高光。
故事的格局让立意升华,都说喜剧的核心是悲剧,但这悲剧的底色往往也能带来力量。
另外,影片中场景搭建也很真实,街巷、店铺和人群,让观众仿佛真的看到1900年代的旧金山。
虽然有这么多精彩看点,但这部电影也因剧情陷入争议,口碑呈两极化。
其争议主要围绕4处地方。
争议1:说教式主旋律,强行上价值
不少观众抱怨节日就该欢快喜庆,可这部电影不仅消费爱国情怀,还开启了“说教”模式,硬灌输一些大道理。
从“落后就要挨打”到“华人团结”,台词仿佛直接从历史课本中复制粘贴,过于浅薄,只停留在民族情绪层面,也难怪有人痛斥电影“处处透着算计与心机”。
争议2:披着年代外衣的商业剧
电影里关于华人移民困境的叙述太流于表面,既没有深入探讨排华法案的残酷,也未展现底层华人的真实挣扎,反而用“精气神坚持”“用法律反击”等现代价值观强行嫁接历史,这种取巧的叙事既回避了历史复杂性,也削弱了批判力度。
再加上叙事方式东拼西凑,缺少逻辑,在一定程度上很影响观众观感。
争议3:套路化喜剧
一些观众感叹电影里笑梗生硬,不是在插科打诨,就是在故弄玄虚。王宝强的部落造型虽自带喜感,但更像是为搞笑而故意设定,与之前几部市井幽默相比,显得刻意且无聊。
岳云鹏饰演的清朝外交官,几乎沦为刻板印象集合体,比如结巴、谄媚、遇事慌乱,而这种故意靠丑化角色制造笑点的手法有些幼稚。
争议4:悬疑情节薄弱,“探案”沦为背景板
尽管电影以“开膛手杰克”为噱头,但探案过程被大量动作戏和说教挤占,悬疑张力远不及系列前作。
刘昊然“望闻问切”的探案法看似创新,实则沦为中医术语的机械套用,逻辑推理草率,关键线索常依赖“天降神兵”强行推进。
最后仅凭几位主角团的简单推理,就让凶手自暴自弃露出马脚主动承认,显得太过儿戏。
对于《唐探1900》,你觉得如何呢?
【本文为林忆影娱小八卦原创,欢迎关注、点赞、收藏、分享,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