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ro Bay 地铁大湾区
批注
|图:Dove
|文:Dove、Neveadun
|编辑:Neveadun
2024年在强劲的自然增长及大梅沙的助力下,深圳地铁日均客流再创辉煌,上涨百万有余。
01
全年总体客流情况
02
全年分阶段客流趋势
9月又受台风影响,客流再次出现了意料之外的下降,所幸打击比2023还是小了不少,虽日均不如1月但至少优于3-6月。
10-12月进入传统旺季,但和2023年类似,秋旺季难以和暑旺季抗衡,而是显得稍弱一些,但11月30日仍迎来普通周六第二次900万,且超过了当周2个工作日,为8线时代以来正常情况下首次。12月末在港人放假“北上”、多条开通带动下,客流连续制造惊喜,并再次在跨年夜拉出令人震撼的表现!港人今年继续为深圳地铁客流“添砖加瓦”,不少香港节假日期间,深圳地铁客流、特别是对接口岸的1号线和4号线客流也相应上涨,这也充分反映了深圳乃至内地的发展成果,是大湾区一体化的生动体现。
03
客流强度
04
换乘系数
深圳今年换乘系数已经稳定在1.77以上,仅2月受春运影响而较低。季节规律方面,则和大梅沙游客数量直接相关,因此8月和10月达到了最高峰,而同为旺季的11-12月换乘系数反而还有所回落。至于13号线开通后换乘系数如何变化,仍有待观察,但因新线量级不大,如果没有意外事件,变化应该很小。
05
轨交占比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仍然每月发布公共交通客运量指标,因此仍可以计算出对应轨交占比。截止完稿时,12月数据仍未出炉。交通运输局的地铁和有轨电车分开统计,一般而言地铁客运量会包括后续边门修正数据,因此往往日均较每日加和统计略高1w左右,有轨电车和每日数据加和基本吻合。自2023年以来,深圳轨交占比就一直维持在70%以上,2024年进一步提升到73%以上,峰值月份突破75%。季节规律方面,以暑、秋旺季为最高,提升至75%以上,意外的是2月未随总客运量回落而回落,反而有所上涨,这可能和春节假期海滨休假增加有关。
06
整体客流形态
整体客流形态:为典型的B型,工休差距因8号线二期开通反而有所缩小,尤其是暑运缩小更多,因此得以拿下全国2024年普通周日最高值,工休差距排名也退至杭州之后居第5。不过2024年底开通的13号线一期为强工作日型线路,其余线路也难有8号线这样的节假日爆发力,因此2025工休差距大概率会重新走上缓慢放大的道路。
07
2025年展望
如果您在阅读时有任何观点、想法、建议或勘误
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哦
- 深圳最新专题推文回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