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eepSeek作为AI助手,为家庭亲子游戏创造提供了脑洞外挂,利用AI绘画和视频技术让家庭生活更可玩。
2.三思用即梦画了许多JellyCat风格的毛茸茸小东西,展示了AI绘画技术的创意潜力。
3.除此之外,DeepSeek还提出了将AI绘图技术用于家庭亲子游戏的建议,如用绘本讲述家庭会议规则或自制贴纸作为家务大作战游戏的奖励。
4.通过与DeepSeek的互动,用户可以了解到AI绘图工具的能力和实际可行性,从而创造出更多有趣的家庭亲子游戏。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理工科的 DeepSeek-V3 到了 R1 摇身一变,创意超强。有这样一个助手,定制家庭亲子游戏就多了个脑洞外挂。
第二期人机共生挑战有个方向是要用 AI 绘画/AI 视频,来“让家庭生活更可玩”。对此,我给大家支的招是:先到 WaytoAGI 知识库看看 AI 绘图/视频可以做什么,再让 DeepSeek 找灵感如何将这个技术用于家庭亲子游戏创造。
小试锋芒
简单尝试几次,很惊喜。
例如三思用即梦画了好多 JellyCat 风的毛茸茸小东西。
小红书上搜“三思”,最可爱的头像就是作者
能不能用来整治杂乱餐桌呢?DeepSeek 这么说:
再比如大家都超爱的离谱生物,能不能用于促进全家人运动呢?
推荐观赏去年 AI 春晚时 WaytoAGI 共创的离谱村一日游
DeepSeek 捕捉住了“AI 擅长画离谱图”的精髓:
引发这些脑洞的,是简单的大白话提示词,交代清楚自己是谁、要做什么、希望 DeepSeek 给什么。
我们是【爸爸妈妈和两年级的男孩】。我们正在参与一场“让家庭生活更可玩”的挑战,选择的是创意表达方向。例如用绘本讲述家庭会议规则、用自制贴纸作为家务大作战游戏的奖励等等。当然,我希望能有更多更有趣的点子。
我们正在调研 AI 绘图工具,要思考可以把它的各种能力用在什么场景中,让什么变得更可玩。接下来我会给你描绘我发现的能力,希望你能多给我一些灵感。你考虑实际可行性,尽量给出实施难度 易/中/难 不同层次的灵感。
能力 :【可以画出各种离谱图画,例如草莓壳蜗牛和西兰花绵羊】
想要用于【让运动更好玩】
请 DeepSeek 教方法论
DeepSeek 是可以给出很多好方法,但我们可以更进一步,问问它背后的方法论是什么。(我发现在 DeepSeek 给出具体方法后,让它再总结方法论,是一种特别有效的元方法。有点围棋棋手从 Alpha-Zero 那里学招数的感觉。)
留意 DeepSeek 回答之前的思考——它考虑了那么多我“需要”什么!
DeepSeek 造出来的方法论很惊艳,还体贴地给了模板、技巧和 Checklist。
给的方法不会用?让 DeepSeek 做示范就好。
DeepSeek 总是能比我多想一层。在给出具体方案后,还补充了轻量执行工具包和防崩盘机制。
深入探讨“游戏化”
其实将学习、家务、运动等等游戏化,并不是什么新生事物。Jane McGonigal 有一本《游戏改变世界》曾风靡一时,她的几个 TED 演讲也非常精彩。她在演讲和书中多次提到“家务战争”是多有效。
但我总有困惑:真的会有效吗?我怎么觉得自己不会上这些傻里傻气的积分排行榜的当?
我和 DeepSeek 探讨了这个问题。
DeepSeek 做了非常到位的分析,指出症结有游戏缺乏自主性、不符合我的动机类型、我需要“意义感”而非“功利性奖励”、可能缺少“心流”设计、缺少社交环节等等。
更有价值的是:它轻松地给出了很多好点子,例如:
我也很喜欢它最后的建议。关于到底将游戏化用于激励还是操控(motivate vs manipulate) 是很经典的话题,但我觉得比起 motivate,DeepSeek 在此处使用的词更妙:唤醒你内心的渴望。
最后,我想把 DeepSeek 在提供游戏化方案时说的一句金句送给大家:和 DeepSeek 一起设计的家庭亲子游戏,价值不在于可玩性本身(虽然因为它天然具备自主性所以至少具备一定的可玩性),而在于这游戏承载了多少家庭专属故事。
开源的人机共生挑战第二期继续招募中~~欢迎大家一起来探索与 AI 协作创造的有趣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