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太空与您相伴的【第2474期 】
1月29日大年初一,首部国产核潜艇题材特战大片《蛟龙行动》在北京航天城点映,并举办主创见面会。走出影院,我不由感慨:实在太燃了,我们的大国重器“核潜艇”首登荧屏,“好大的胆”!
一、大国重器,够大胆!
作为2018年春节档票房冠军,现代军事战争片《红海行动》的续作,《蛟龙行动》讲述了在未来某日,中国海军最新型核潜艇“龙鲸号”和蛟龙小队协同作战,与境外敌对势力(一艘超级潜艇)展开殊死较量,保卫家园和世界和平的故事。国产的“核潜艇”首登荧幕,敢于亮剑,绝对大胆!神秘而危险四伏的海底世界、隐秘而坚韧顽强的潜艇兵,潜艇电影一直为观众所着迷。更何况这次是核潜艇,而且还是中国海军核潜艇!敢拍大国重器核潜艇,够大胆!
中国潜艇,国之利器。保密、鲜有公开亮相,中国人民解放军核潜艇部队更是“密”中之“密”。现实里,观众想看中国核潜艇实物,青岛海军博物馆的中国首艘核潜艇“长征一号”绝对是不二之选。如果想看未来版的中国核潜艇,一睹核潜艇特战队的风采,那今年的春节档电影《蛟龙行动》,绝对满足需求。
二、快准狠,提心吊胆!
《蛟龙行动》一开场就让人胆战心惊!一群境外雇佣兵悄无声息占领钻井平台,蛟龙小队身负飞行背包迅速出击,解救人质。枪战如惊涛拍岸,汹涌澎湃,冲击着我的视觉神经,更引爆了航天礼堂影院全场——入场偶现嘈杂,四下立时无声。从钻井平台一直到激战到海底火山带,潜艇被幕后敌手引爆的火山引起的冲击波直接干倒在深海山脉上,“蛟龙”团队生命未卜,“蛟龙行动”四个大字赫然打在银幕上。足足18分钟的开场超燃热战让我肾上腺素飙升,“蛟龙行动”四个字的出现是直接打断,前一秒正为主角团的生死提心吊胆,转头就给你送上“文戏抒情”。《蛟龙行动》真的吊足人胃口,够狠!
作为一部国产军事片,《蛟龙行动》运用开头即高潮的拍法,看似兵行险招,实则“手段”老辣。它准确抓住了战争片的技术层面,那就是快节奏。从题材选定,主创阵容和场景搭建、军事术语运用的专业“硬核”,到人物形象刻画、剧情武戏与文戏的剪辑,再到中国军队敢战方能止战、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的主题升华呈现,《蛟龙行动》更准确地抓住了主旋律,与时代同频,做到了“快准狠”,堪称现象级大片。
三、潜艇兵,一身虎胆!
电影是关于人的艺术。该片是一部群像电影,无论是前作《红海行动》中的“初代蛟龙”徐宏(杜江 饰)、佟莉(蒋璐霞 饰)和狙击手罗星(王彦霖 饰),还是龙鲸号艇长赵启航(张涵予 饰)、副艇长周培林(李晨 饰)、蛟龙队长孟闯(黄轩 饰)、突击手韩骁(于适 饰),抑或声呐兵曹弘浪(王俊凯 饰)、突击手“钉子”丁思凯(李九霄 饰)……中国潜艇兵的群像刻画细腻突出。《蛟龙行动》能在如此快节奏的电影叙述里将多个人物勾勒得棱角分明,在今年疯狂“内卷”的春节档里,着实使人眼前一亮。孟闯的卓越领导力、韩骁的骁勇善战、徐宏的英勇无畏、周培林的深海作业请战、罗星被贯穿脊柱的伤疤特写、佟莉牺牲时吃糖的推镜头、钉子的“好得很!”……群像画简直逼真,每一个人物都仿佛有血有肉真实存在一般,闭上眼回想,就能清晰地闪现着他们一幕幕战斗的画面,他们的音容笑貌。
电影同时也是关于文化的一场光影传递。影片中,在龙鲸号险些艇毁人亡的至暗时刻,战士们士气低落。当《中国海军核潜艇》从艇长赵启航的口琴吹奏而出时,战士们一声声高喊“我是潜艇兵!”,震撼人心。龙鲸号全体官兵拧成一股绳,英勇顽强,舍生忘死,迎难而上。这就是团结的力量,这就是“核潜艇精神”。
目前,《蛟龙行动》正在热映中。从网络影评看,“春节档最猛硬菜”“首映口碑爆表”“定义潜艇电影新标准”等等,对《蛟龙行动》的赞誉不绝于耳。作为中国核潜艇题材电影的开山之作,该片团队七年磨一剑,更是获得新华网好评“《蛟龙行动》三重‘真’:真硬核、真热血、真感动”,足见该片不差。“中国核潜艇大银幕首秀,蛟龙深海作战护我海疆。”这样的好电影,开年很提气!
刘心继,我们的太空创新实践中心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