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文化中国行·我们的春节】洛带新春游龙 非遗闪耀春节

央广网成都1月30日消息(记者 王颖)春节期间,成都龙泉驿区洛带古镇热闹非凡,“刘家龙”非遗巡游活动更是增添了浓浓的春节气氛。作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刘家龙”是客家舞龙的杰出代表,其历史可追溯至300多年前。每逢新春佳节,古镇中就舞动“刘家龙”,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文化。

图片

新年里的洛带古镇(央广网记者 王颖 摄)

今年春节期间,洛带古镇特别安排了“刘家龙”非遗巡游活动。1月29日,75米长的金龙在古镇核心景区巡游,场面宏大,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赏。展现客家文化与精神,为游客带来独特的文化体验。

图片

舞龙(央广网发 洛带镇文化站 供图)

“刘家龙”作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工艺极为精湛。其主材选用当地生长三年的黄竹,这一选材保证了材料的韧性与耐用性,为后续制作打下坚实基础。制作工序繁杂且精细,首先要将黄竹划成篾条,篾条的均匀度直接影响龙体的形态与质感。接着,以这些篾条为基础扎出龙骨,构建起龙的基本骨架,决定了龙的整体造型。之后,精心编织龙胚,使龙的雏形逐渐清晰。再用色彩鲜艳的布料“穿龙袍”,让龙拥有华丽的外观。

图片

新年里的洛带古镇(央广网记者 王颖 摄)

此次在洛带古镇新春游龙活动中亮相的75米金龙,制作尤为考究。龙鳞由五彩绸缎精心缝制而成,每一片都剪裁精准,紧密排列。龙头雕刻更是凝聚了匠人们的心血,龙眼圆润有神,龙须根根分明、飘逸灵动,每一处细节都被雕琢得栩栩如生,仿佛这条金龙下一秒便会挣脱束缚,腾空而起,直上云霄。

图片

舞龙狮(央广网发 洛带古镇文化站 供图)

在时代发展中,“刘家龙”传承者们在坚守传统精湛工艺的同时,积极探索创新。在材料运用上,除了传统材料,适当引入一些新型环保且质感相近的材料,在保持传统韵味的前提下,提升制作效率与作品保存时长;在设计方面,融入现代审美与流行元素,让“刘家龙”不仅承载深厚的历史文化,更能贴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与传承。

图片

游人如织(央广网发 洛带古镇文化站 供图)

洛带古镇的非遗活动丰富多彩,除了舞龙巡游外,还有客家乡音送祝福、《孔明开街》实景剧、龙狮拜年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民众的春节文化生活,更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