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七星关:逐绿而行 因绿生“金”

时下
正是脐橙椪柑大规模上市的时节
走进赤水河畔的七星关区田坎乡
道路两旁橘香弥漫
“橙”意满满
成片成片柑橘树上结满了金灿灿的果实
宛如一个个小灯笼
给大自然也增添了几分年味


图片


“椪柑3元一斤,脐橙4元一斤,如果买得多价格还可以优惠。”在白沙河村两河口农贸交易中心,村民们正热情地招揽着过往的人群,不远处还陆续有人背着刚从树上采摘的椪柑来摆摊。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当地的“绿色地标”,许多外地商人和游客专程来购买柑橘。


图片


“这里的椪柑口感确实不错,品相上佳,我们每年都会买几百斤带回老家,一部分送人,一部分自己吃。”正在购买椪柑的王先生是泸州人,这次回家特意绕道到这里,就是为了把香甜可口的大河口椪柑带回去给亲友品尝。


图片两河口农贸交易中心

得益于其地理位置
气候条件等多种因素
赤水河沿岸椪柑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据了解
近几年来
白沙河村积极改良品种
柑橘种植面积已逾6000亩
目前投产面积约3000亩
为了进一步提升柑橘的市场竞争力
村里还注册了“田坎乡大河口椪柑”商标
统一品牌
组织合作社成员集中收购
统一包装销售


图片

扛牢“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政治责任
发挥比较优势
做好“沿河”文章
七星关区正积极打造赤水河绿色发展示范带
大河口、橙满园一带生态优
势逐渐激发出新动能
越来越多群众成为生态红利的受益者

图片


乌蒙山脉蜿蜒横亘,云遮雾绕藏珍宝
七星关的地上是青山绿水
茂林中资源丰厚
在七星关区拱拢坪国有林场里
不少村民正手拿锄头弯着腰
挖天麻、翻天麻
有的则用背篓把天麻运送到集中称重点
一派丰收的景象


图片


“虽然有点累,但还是比较开心,在这里务工一天最少都有100元的收入,不仅能补贴家用,关键是还能学到天麻种植技术。”龙凤村村民朱贤群乐呵呵地说,现在年纪大了,出门也不好找工作,现在离村子几公里就赚到了钱,上街也愿意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了。


图片


从不舍得花、没钱花
到如今的敢于花、“奢侈”花
朱贤群的底气
来源乌蒙沃土和贵州源之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图片


“我们对林下经济发展前景很有信心,公司自成立以来就投入大量人力和资金,目的就是挖掘山潜力,念好山字经,做好绿文章。”贵州源之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张杰指着基地成片的天麻介绍。


图片


“通过精心培育、科学种植,我们基地的天麻无论是品相还是天麻素的含量都接近纯野生天麻,称之为‘近野生天麻’也不为过。2023年以来,我们种植的天麻面积达到3500亩以上。张杰说。


图片


锚定发展方向,找准产业路子
贵州源之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不仅做好了“天麻文章”
还让周边群众吃上了“天麻饭”
足见守绿生金带来的巨大红利
张杰告诉记者
2024年该公司商品麻采收60万斤
0代麻种30万斤
产值逾1500万元


图片


“请大家小心点,轻拿轻放,以免损伤天麻的品相,否则价格会打折扣,这批天麻我要拿一部分在网上销售。”正在叮嘱务工群众分拣、称重、装袋的朱高巧女士是云南过来的经销商,自2024年天麻采收季以来,这已经是她第十五次到林场里收购天麻。

图片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七星关区精准发展林下经济,培育壮大林特产业,通过发展“林+药”“林+菌”“林+禽”等特色种植、养殖业,有效促进了生态效益加速转化。


图片


“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讲求实效的原则,科学规划布局林下种植、林下养殖和森林景观综合利用等林下经济,稳固发展林下天麻种植,稳定发展利用林地资源发展林下经济82万亩,持续提高林下经济亩均产值和增速。”七星关区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潘定华介绍,接下来他们将用好用活林下经济发展政策,争资争项加大投入,做好要素保障,按照区委、区政府“两主三辅”产业发展思路,落实全区20万亩林下天麻种植目标任务,全力推进绿色产业发展。”


图片


生态优势激发新动能
七星关区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批有竞争力、有影响力的优势产业集群加速成长
为了进一步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健康发展
七星关还将持续做好
刺梨种植与管护抚育技术指导和培训
根据鲜果采摘时间点
抓好刺梨鲜果采收收尾工作
积极探索“国储林+刺梨家庭农场”经营模式
推动全区刺梨产业高质量发展
有效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



记者 | 苏忠进 图片来源于七星关区融媒体中心图片库
编辑 | 张媛媛
编审 | 黄子涵
终审 | 向昆鹏
监制 | 黎秀禹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