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南宁城隍庙,遇苏缄忠勇报国的感人故事

人文旅行达人/小众秘境星探/徒步旅行家

邓颖超纪念馆的对面是南宁城隍庙,本以为只是一座普通的供奉城池保护神的地方,没想到却在这里听到一段催人泪下的忠勇报国的感人故事。

图片

图片

图片

城隍庙重建于2018年,和三街两巷的建筑风格保持一致,为青砖青瓦青水墙。山门两侧悬挂的对联为“是是非非地,明明白白天”。走进山门,两旁守护着千里眼和顺风耳。城隍庙共有三进院落,山门内为城隍殿,后面还有寝殿等。城隍殿内供奉着苏缄像,他是南宁的守护神,当地百姓尊称他为“苏城隍”。

刚才在三街两巷的古城墙上曾看到一块石碑,上写:“宋苏忠勇公成仁处”,当时还不知是何来历,原来答案就藏在这城隍庙内。

图片

图片

图片

城隍信仰在南北朝时兴起,祭祀城隍的习俗最初流行于江南一带,中唐以后,逐渐发展到全国。宋代以后,城隍开始人格化,很多忠烈、名臣被奉为各城的守护神。到了明洪武二年(1369),“封京都及天下城隍神”,从此,凡有城池者,均有城隍庙。城隍庙按等级分为都城隍、府城隍、州城隍和县城隍等。

厦门苏颂故居又称芦山堂,是芦山苏氏的总祠堂,从这里走出了芦山堂三杰,他们分别是苏绅、苏缄和苏颂,其中苏缄就是南宁城隍庙的主人公。

图片

图片

北宋元宝元年(1038),苏缄考中进士,历任广州南海主簿、阳武尉、崇仁知县、南城知县、秘书丞、知英州等职。义救广州后被提拔为供备库副使,后任著作佐郎、监越州税、廉州知州、潭州都监、鼎州知州等,熙宁四年(1071)出任邕州知州。

熙宁八年(1075),交趾(今越南)图谋入侵,太尉李常杰率十余万大军,水陆并进,围攻邕州,苏缄率2800州兵以及全城5万百姓英勇抵抗42天,终因寡不敌众,邕城陷落。苏缄宁死不屈,高呼“吾义不死贼手”,率全家36人纵火自焚,壮烈殉国。

图片

图片

宋神宗追赠苏缄为“奉国军节度使”,谥“忠勇”。当地百姓在其殉难处建苏忠勇祠,元祐七年(1092),哲宗赐额“怀忠”。南宋后期,苏忠勇祠由一座忠烈祠慢慢转变成城隍庙,苏缄也因此变成了南宁的城隍。

元代,郡守重建城隍庙于苏缄殉难处,明清两代均有重修。民国时庙内神像倒毁,庙址改作它用,但后殿仍立苏忠勇公成仁祠,民国九年重建时立下“宋苏公忠勇成仁处”石碑,就是古城墙上看到的那通。解放后祠堂被拆除仅存部分护墙,2018年11月在附近的现址完成重建。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