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报记者 邓敏敏
“龙腾已去,蛇舞新章。”今年春节假期,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四海一堂春——乙巳蛇年新春文化展”的市民游客,都会被展厅进门处并肩而立的唐代彩绘生肖龙陶俑、蛇陶俑所吸引,它们直立于缓缓绽放的牡丹花前,穿交领宽袖衣,长垂至足,两手拢袖拱于胸前,欢迎着前来感受申遗成功后首个春节的市民游客。
记者在现场看到,整个展厅都是红色喜庆的基调——大红的灯笼和红色的对联,一门一户一窗一枝春,营造出过年回家的感觉。除了书有“好酒”字样的白釉盘、色彩绚丽的桃花洞釉灯笼瓶、彩绘十二生肖陶俑等带有蛇年元素的明星级文物前来助阵外,展览甄选青铜、玉器、陶瓷、漆器和书画等多个品类200余件(套)馆藏文物精品,从3个单元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春节丰富的文化内涵,书写着对蛇年新春的祝福。
为何位于“古代中国”展厅的“妇好”青铜鸮尊会成为乙巳蛇年新春文化展的“特邀嘉宾”?在此围观的游客们自问自答:“看,双翅部位各装饰了一条盘曲状的蛇。”记者仔细一看,蛇首近桃心形,蛇身装饰有连续的菱形雷纹。据策展人介绍,这是蛇类纹饰作为装饰题材,出现在商周青铜礼器之上的一种典型代表。
记者看到,展厅内半人半蛇的唐代“伏羲女娲像立幅”帛画,也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的驻足。展览还通过多种手段实践文物活化,让文物活起来。百花图卷与形态各异的玉蝴蝶,构成富有韵味的装置性展示;各类寓意吉祥的文物与空间布景形成呼应;互动屏、交互式投影“直播”古人过年盛况,拉近了市民游客与文物的距离。
春节到国家博物馆,除了新春文化展,其他活动也洋溢着浓浓的年味。为了庆祝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新春佳节,国家博物馆推出了40余款“传统中国味儿”的精美文创,让市民游客“把博物馆带回家”。
国家博物馆还在“艺术长廊”文创主题橱窗,展示了6款寓意吉祥的馆藏精品文物仿制品,以及配合文物的相关精美文创。孝端皇后凤冠、“妇好”青铜鸮尊、鸾凤和鸣加厚披肩、鸮尊机械拼插等系列文创都颇受市民游客的青睐。来自河北的游客李佳在主题橱窗前说:“这些文创也太好看了,你看这桃花洞釉系列的文创,提取了文物鲜亮活泼的釉色,太有春节气氛了,也很春天。”
换日历、贴春联、发红包……这个春节假期,市民游客逛完国家博物馆后,还可以带走《活版印刷月历》、磁吸春联、春联冰箱贴、立体凤冠“蓝包”、元宵行乐年货礼盒等国家博物馆春节必备好物,“把博物馆带回家”。
来源:中国旅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