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1

评论

收藏

2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两岸春节大联播 | 六尺巷里天地宽 让出中华大文章

来源:安徽之声记者朱彪军 杨坤 刘恒怡 宇峰
Thumbplayer Poster Plugin Image
播放
下一个
打开循环播放
00:00
/
00:00
倍速
3.0X
2.0X
1.5X
1.25X
1.0X
0.75X
0.5X
语言
多音轨
AirPlay
0
静音播放中,点击 恢复音量
画中画
网页全屏
全屏
error-background
你可以 刷新 试试
视频信息
1.33.6
播放信息 上传日志
视频ID
VID
-
播放流水
Flowid
-
播放内核
Kernel
-
显示器信息
Res
-
帧数
-
缓冲健康度
-
网络活动
net
-
视频分辨率
-
编码
Codec
-
mystery
mystery
-

按住画面移动小窗

X

安徽省桐城市是座古城,称雄中国清代文坛200多年的桐城派就在这里起源,所以桐城一直有着“文都”的美誉,桐城市内人文景观和历史遗存随处可见。城内有许多小街巷,如一人巷、钱尚书巷、双井巷、讲学园巷、小河边巷等等,但最为闻名遐迩的街巷是“六尺巷”。下面跟随安徽台记者一起去安庆桐城,了解流传了三百多年的“六尺巷”的故事。

播音:宇峰   琵琶演奏:潘嫦青   制作:刘恒怡

采写:安徽台朱彪军、杨坤


图片


这是一条100多米长、两米宽的小巷,铺着鹅卵石路面。据当地的县志记载:清朝康熙皇帝时期的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在京城做官,他老家桐城的亲人起房造屋时与邻居吴姓人家因地皮发生争执,家人去信请他出面处理。这位大学士看后立即回信说:“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意思很明白:应当退让。家人看了信以后,主动让出三尺。邻居吴氏深受感动也让出三尺,这就有了“六尺巷”,也就是相当于两米宽的小巷。


图片


如今,“六尺巷”不但在张英的家乡、现在的安徽桐城市传为美谈,故事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礼让、包容、和谐的传统美德,在新时代同样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桐城博物馆馆长叶鑫认为,六尺巷的传奇出现在桐城不是偶然的,它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在这方水土的长久积淀。叶鑫:“自古以来,桐城市崇文重教,讲求礼让,所以六尺巷礼让的典故发生在桐城有它的必然性,因为张英是讲求礼让、以和为贵,同时他的邻居吴家也是诗书礼仪之家,非常豁达大度,张吴礼让每人退让三尺,所以形成了六尺巷。


图片


现在的六尺巷主体建筑包括巷道、东边的“礼让”石牌坊和西边的“懿德流芳”石牌坊、休闲广场、诗画照壁、假山石等。2025年以来,张氏、吴氏家族文化陈列馆在六尺巷的青砖宅院内开展,两家一巷的丰富史料经全息、动画等新技术生动再现。每到周末,六尺巷日均客流超过2万人。


图片


在六尺巷的西巷口,有一家礼让邮局。工作人员金丽娟:“基本上来六尺巷的人都到我们邮局盖章、打卡、文旅印章啊、邮戳啊。因为我们这里可以邮寄明信片,他们来这里可以寄一张明信片给亲人啊、朋友啊。”


在礼让邮局的楼上,是非遗项目桐城剪纸代表性传承人薛海霞的工作室,她希望通过剪纸,让六尺巷的精神被游客带到世界各地。薛海霞:“我们住在六尺巷附近,天天受着文化的熏陶,正好我们又是非遗传承人,就想用我们的手艺让谦和的精神展现出来,让更多人知晓,大家都让一让,什么都和谐了。”


图片


桐城市六尺巷社区社居委主任张耘介绍说,如今,六尺巷的精神正在被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张耘:“到2015年,我们桐城市法院在做诉讼调解的时候,就引用六尺巷的内涵,慢慢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形成了‘六尺巷调解法’”。


图片


在此基础上,桐城市还探索形成覆盖社会治理各领域的“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设立覆盖基层单位的“六尺巷调解室”300多处,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地方品牌。300多年后的今天,桐城六尺巷的礼让佳话仍在深刻影响着这座城市。


图片


1月18号晚上,“2025六尺巷首届蛇年新春灯会”在桐城六尺巷景区璀璨启幕。一座座流光溢彩、如梦似幻的灯组,把六尺巷的历史照进现实。现场人潮如涌、热闹非凡。据了解,这次桐城六尺巷新春灯会将从1月18号一直持续到3月2号。期间还将举办非遗展示、民俗表演等活动,丰富海内外游客体验。


图片

 

图片



责编  杜 瑶

初审  孙继奎

终审  沈国冰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