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1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新春走基层|“一老一小”的餐桌

图片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11月考察湖北时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抓住“一老一小”这个重点,更加精准有效地为群众排忧解难。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他也深深挂念着“一老一小”。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在我省城乡社区,“一老一小”的吃饭问题解决得如何?湖北日报派出多路记者,从农历腊月到春节期间,深入福利院、村(社区)老人家中、村(社区)留守儿童家、儿童托育场所,探访“一老一小”,看看他们的餐桌上有什么菜?是否丰盛?记者陪他们吃饭,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党和政府关爱老人、关爱儿童的好做法、好成效。敬请关注。

图片
90岁的史奶奶不再为三餐发愁了

Thumbplayer Poster Plugin Image
播放
下一个
打开循环播放
00:00
/
00:00
倍速
3.0X
2.0X
1.5X
1.25X
1.0X
0.75X
0.5X
语言
多音轨
AirPlay
0
静音播放中,点击 恢复音量
画中画
网页全屏
全屏
error-background
你可以 刷新 试试
视频信息
1.33.6
播放信息 上传日志
视频ID
VID
-
播放流水
Flowid
-
播放内核
Kernel
-
显示器信息
Res
-
帧数
-
缓冲健康度
-
网络活动
net
-
视频分辨率
-
编码
Codec
-
mystery
mystery
-

按住画面移动小窗

X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龚雪 通讯员 谢忠方 唐上游

1月24日(农历腊月二十五)11时,黄石市下陆区,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一踏进西花苑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的院门,阵阵饭菜香扑鼻而来。

香味来自院子一侧的幸福食堂,20多位老人三三两两地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热热闹闹。

“有肉丸子、炸酥鱼、青菜,还有番茄鸡蛋汤。”87岁的老人吴还姣笑盈盈地说,“要过年了,年味很浓。”坐在旁边的史桂芬老人也频频点头:“伙食好,干净卫生,一日三餐,600元包月。”

“幸福食堂不仅服务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的老人,还面向全社区的居民开放,5元至10元就可以吃一顿。”西花苑社区书记占霞生介绍,该社区原来是大冶有色金属公司的职工家属区,是典型的老旧小区。全社区常住人口5000多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有2000多人,占比达到40%;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有400多人,其中不少是失能、半失能、独居、留守、残疾老人。

史桂芬老人今年90岁了,儿子去世后,曾一人独居。她说:“自家住在3楼,没有电梯,整整5年没有下过楼,吃饭更是大难题。”

针对老人们的迫切需求,在黄石市政府的引导下,西花苑社区和本地国企鄂东医养集团联合共建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主要为社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托管服务,实行医养、康养相结合的社区养老模式。“中心就设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旁边,于2022年11月开业,一开业就供不应求,24间房全部住满了。”占霞生介绍,老人们在这里居住,不仅低价享有幸福食堂,还可享受到医疗护理、健康咨询、文化娱乐、心理关怀等全方位、多层次的养老服务。

“为有效解决老年人吃饭难问题,黄石市连续两年将老年助餐列入政府‘十件实事’,全市已建成运营幸福食堂100家。”黄石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严珍珍说,黄石围绕可持续发展目标,探索出“政府补一点、慈善捐一点、企业让一点、个人出一点”的运营模式。全市近九成的幸福食堂均可保证老人全天三餐供给,并可提供堂食、外带、送餐等多种就餐形式。

图片
幸福食堂为独居老人送肉丸

Thumbplayer Poster Plugin Image
播放
下一个
打开循环播放
00:00
/
00:00
倍速
3.0X
2.0X
1.5X
1.25X
1.0X
0.75X
0.5X
语言
多音轨
AirPlay
0
静音播放中,点击 恢复音量
画中画
网页全屏
全屏
error-background
你可以 刷新 试试
视频信息
1.33.6
播放信息 上传日志
视频ID
VID
-
播放流水
Flowid
-
播放内核
Kernel
-
显示器信息
Res
-
帧数
-
缓冲健康度
-
网络活动
net
-
视频分辨率
-
编码
Codec
-
mystery
mystery
-

按住画面移动小窗

X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婷 通讯员 张馨予

1月26日,农历腊月二十七,中午时分,武汉市武昌区粮道街胭脂路社区幸福食堂,厨房里传来阵阵“嗞啦嗞啦”油炸声。

土豆烧鸡、莴苣肉丝、洋葱炒鸡蛋……一道道刚出锅的菜肴热气腾腾,香气四溢。工作人员递给肖新民老人一包刚炸好的肉丸子,亲切地说:“肖爹爹,这是您的加餐,过年啦,尝尝我们的手艺!”

70岁的肖爹爹接过丸子,笑得合不拢嘴,环顾四周,食堂里张灯结彩,年味十足。

“这里按时按点开饭,价格实惠,营养可口,真是我们老年人的福地。”肖爹爹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两荤一素一汤配米饭的套餐,刷老年卡只需10块钱。

该幸福食堂由湖北康养集团和胭脂路社区共同打造,主要面向社区老年居民。

湖北康养集团运营主管吴宝珠接过话头:“过年啦,我们特意准备了炸肉丸,要送给独居、孤寡老人,让他们感受到春节的温暖。”

不一会工夫,网格员彭烨华拎着午餐和肉丸子,来到了后补街小区89岁独居老人王秀兰的家:“王奶奶,给您送餐来了,炸肉丸可以留着过年期间吃!”

接过午餐,王奶奶不停地道谢,顺手塞给彭烨华一个苹果:“过年了,拿个苹果,愿你平平安安。”

在幸福食堂的另一侧,一场别开生面的春联书写活动正在火热进行。

“蛇年喜庆丰收景,燕语欢歌幸福家。”一副副寓意吉祥的春联和一个个承载年味的“福”字铺满了桌面。

这几天,每天都有书法家协会的老师来这里,挥毫泼墨,将新年的祝福化作笔下的墨香。整个食堂充满了欢声笑语,年味十足。

“胭脂路社区70岁以上老人占30%,春节来临之际,我们开展为困难老人送‘福’、送餐、送团‘圆’新春关怀活动,让老人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武昌区粮道街办事处负责人介绍。

图片
儿童福利院的团年饭热气腾腾

图片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光正

1月27日(农历腊月二十八)10时许,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来到鄂州市城市福利中心儿童福利院,只见门口挂着大红“福”字中国结,玻璃门上贴着喜庆的窗花,院内走廊上挂着一个个红灯笼,年味儿满满。活动室内,孩子们把桌椅摆成两列,“祥蛇启瑞 儿福迎春”春节联欢会即将开场。

全院儿童、干部职工欢聚一堂,舞蹈《福气要来到》《科目三》《女儿情》、歌曲《青花瓷》、非洲鼓等精彩节目轮番上演。孩子们载歌载舞,快乐地展现自己,观众跟着音乐节奏鼓掌。受到欢乐气氛的感染,“00后”护理员西所解下围裙,牵着小女孩小花(化名),上台唱了一首《可能》。

20年前,一个刚出生的女婴因先天性唇腭裂、眼睑倒睫被遗弃在鄂州西山派出所。民警为她取名西所,并送到鄂州市儿童福利院。“我是在儿童福利院长大的,享受许多‘爸爸’‘妈妈’的爱,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西所说,这份爱让她长大后选择回到儿童福利院工作,守护那些与她命运相似的孩子。

西所是鄂州市首例成功社会安置的孤儿,她申请了一套公租房,终身免费入住。“政府给了西所一次性安置补贴86400元,我们用这笔钱为她装修房子,希望她以后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家庭。”鄂州市城市福利中心主任吴庆说。

离开热闹的活动室,记者走进食堂。只见5张餐桌上已摆好了碗筷,15岁的小雨(化名)在白板上写下“岁岁平安 喜乐连连”,还画上了花朵。儿童福利院院长郑细金说:“小雨因患先天性耳聋被父母遗弃,我们送她去特教学校学习,2023年送她到武汉协和医院做了人工耳蜗植入术。她擅长绘画、做手工,福利院墙壁上的花朵、小动物、卡通人物都是她画的。”

一个多小时后,联欢会落下帷幕,大家“转战”食堂,有序围坐在一起。“祝大家新春快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成长、天天开心!”鄂州市民政局局长汪进举起一杯可乐,向孩子们送上祝福。“谢谢汪伯伯!”孩子们齐声回应。鄂州市民政局副局长尹丹拿着一叠压岁红包,一一发给30个孩子。领到红包,孩子们乐开了花。

羊肉火锅、鸡汤鱼丸、清蒸鳜鱼、白灼基围虾……儿童福利院的团年饭温暖开席。孩子们三五成群,来到长辈们面前“拜年”。“这两位是我们院的大学生江胜哲、张逸轩,他们放寒假后主动照顾弟弟妹妹,担起了大哥哥的责任。”吴庆向汪进介绍。汪进向他们竖起大拇指说:“要辅导弟弟妹妹们好好学习,还要带着他们锻炼好身体。”

图片
社区食堂开到居民家附近

Thumbplayer Poster Plugin Image
播放
下一个
打开循环播放
00:00
/
00:00
倍速
3.0X
2.0X
1.5X
1.25X
1.0X
0.75X
0.5X
语言
多音轨
AirPlay
0
静音播放中,点击 恢复音量
画中画
网页全屏
全屏
error-background
你可以 刷新 试试
视频信息
1.33.6
播放信息 上传日志
视频ID
VID
-
播放流水
Flowid
-
播放内核
Kernel
-
显示器信息
Res
-
帧数
-
缓冲健康度
-
网络活动
net
-
视频分辨率
-
编码
Codec
-
mystery
mystery
-

按住画面移动小窗

X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周寿江 通讯员 尹宏伟

“这里菜品丰富,味道很好,价格实惠,解决了我们老年人吃饭的大问题。”1月23日,农历小年中午时分,在黄冈市黄州区德尔福社区食堂东门店,88岁的附近居民李光环和84岁的老伴边吃饭边与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交谈起来。

两人吃的是自助称重菜,有鱼糕、鱼丸、白菜、冬瓜等8个菜品。

“一共是20块钱的菜,米饭和蔬菜汤不要钱,吃得蛮好。”李光环老人说着,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

记者打来饭菜,与二老一起就餐。二老说,老两口年纪大了,子女不在身边,自己买菜做饭很困难。自从附近有了这家社区食堂,两人便每天中午步行来吃饭。

该社区食堂里各类菜品琳琅满目。记者数了一下,自助称重菜品有30多种,小碗菜有15种,另有6个品种的锅仔,既有清淡口味的菜品,也有麻辣等口味的。

正午时分,食堂里的人越来越多,记者发现,中老年居民约占一半,还有不少小朋友在此就餐。

在黄州土生土长的居民左镜正带着儿子、女儿外加朋友的一个小孩在食堂就餐。她告诉记者,“2个大人加3个小孩,花100元左右就吃得很好,所以我们是社区食堂的常客。”左镜说。

2023年,为解决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的做饭难、吃饭难问题,当地民政部门牵头,采取市场化机制,由政府提供闲置房产,或给予一次性建设补助,引入曾获评“中华餐饮名店”的餐饮集团——黄冈德尔福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建设方和运营方,共办社区食堂。很快,德尔福社区食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覆盖当地居民小区。“截至目前,我们在黄州区一共开了18家社区食堂。”德尔福社区食堂运营部总监龙伟介绍,东门店是旗舰店,午餐高峰时来进餐的社区居民逾千人。

图片
宝宝一碗饭 科学来把关

图片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周三春 通讯员 柯美杰

“左手扶好碗,右手拿好勺,小肚子贴桌子……”1月23日农历小年中午,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来到武汉市江夏区庙山知音托育园,只见11名2至3岁的孩子正按照老师的引导,欢快地吃饭。

该托育园是一家由国企开办的普惠性托育园,共有120个托位,托育0至3岁的婴幼儿,解决了周边社区3岁以下婴幼儿的“入托难”问题。该托育园面向普通民众,孩子的家长大多为普通工薪族。

0至3岁的婴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有限,需要更多的悉心照料。为确保园内120名婴幼儿的食品安全和营养均衡,记者观察发现,一顿简单的午餐,处处体现着对孩子喂养的严格科学把关。

“今天有平菇油麦菜、土豆烧鸡块、黄豆猪蹄汤。你看,菜都切得很细。”托育园老师琪琪说。

“伙食每天有变化。孩子吃什么,有电脑系统来科学支招,很省心。”托育园园长吴静边说边在电脑上打开了武汉市妇幼健康服务管理信息系统。

记者看到,密密麻麻的电子表格上,每餐的米饭、青菜和肉类都精确记录了克重。

“系统可以根据最近的食谱和分量自动生成营养分析报告。一旦某种食材超量或搭配需改进,系统就会自动标红警示。”吴静介绍,其中有不少硬性要求,包括每周粗杂粮2种以上、蔬菜6种以上、水果3种以上等等。

如何让宝宝更好、更科学地吃好一顿饭?该托育园还有很多探索,例如孩子们吃饭的桌椅离地面高度比幼儿园的更低,增添了扶手。还有专业营养师、妇幼保健院医生定期来做卫生保健、膳食营养方面的指导。

“我们致力于服务普通工薪族和社会大众,让婴幼儿健康成长。”知音传媒集团下属知音教育公司总经理祝正旭介绍,集团如今已拥有8所托幼一体化幼儿园和专业托育园,共有1000多名工薪阶层家长的孩子在这里健康成长。

详见1月30日湖北日报二版>>

图片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