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1

评论

收藏

1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医”线坚守!除夕夜,青大附院医护人员坚守岗位守护生命

在蛇年春节这个阖家团圆的美好时刻,当千家万户沉浸在节日的喜庆氛围中时,青大附院的医护人员坚守岗位,用他们的奉献和爱心,为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用自己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为患者的生命健康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

急诊科:用忙碌点燃希望

当万家灯火点亮除夕夜的天空,120救护车警报声骤然响起,医护人员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快步迎上前,小心翼翼地将患者抬下救护车,进行分诊,并快速完成抽血化验,建立静脉通路等一系列抢救措施。

有的患者是突发高热的老人,有的是因意外受伤的工人,还有的是突发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面对各种复杂的病情,医护人员们凭借精湛的医术和丰富的经验,一次次完成从诊断到治疗的过程。他们没有时间吃饭,没有时间休息,但他们从不抱怨,因为他们深知,自己的坚守,就是患者生的希望。

除夕之日,急诊外科仍是一副忙碌的景象。市南院区急诊外科病房内仍有20余个病情较重的患者无法出院回家过年,为了更好的服务病人,科室有6名医护人员坚守岗位,每个主诊组都安排人员来院查房。病区副主任彭新刚值班,除夕和初一一早坚持到急诊门诊查看留观患者。护士长张红妹参与值夜班以减轻其他同事的负担。除夕当天,急诊外科共会诊处理相关急诊病人8例,收治腹腔出血的危重病人1例,行介入手术治疗后病人病情平稳。

图片

除夕当天17:45,一名患者因4小时前出现胸骨后烧灼感在外院接受诊治,发现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随后被紧急转送至崂山院区急诊科。急诊内科接诊后迅速进行了心电图、心梗三项等检查,并急请心血管内科会诊。患者诊断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立即转入抢救室,给予心电监护及药物治疗。患者于20:00被转至介入手术室进行急诊介入手术,并于20:35顺利完成手术。

西海岸院区急诊门诊除夕24小时总接诊238人,其中接诊“120”23人,新留观入院33人,除夕夜9点半左右接诊一车祸群体伤三人,三人因车祸导致眼睛及身体多部位损伤,急诊外科医师接诊后立即给予完善相关检查,伤口换药等外科急救处理,在观察后病情稳定离院回家。除夕夜,急诊门诊有众多病人因病情重需继续留院治疗不能回家过年,急诊门诊医护团队在除夕夜给危重病人及家属分发了水饺和水果并送上新年祝福。

图片

心血管外科:成功救治主动脉夹层患者

除夕夜青大附院心血管外科市南病区经历了一场紧张而激烈的生死救援。当日下午三点多,一名68岁的外地患者在家失去意识,当地120抢救后送医,确诊为A型主动脉夹层,情况危急,生命危在旦夕。当地医院医师表示青大附院心血管外科是山东半岛心脏大血管外科联盟理事长单位,更是积极开展了“半岛主动脉夹层6小时生命圈”,家属了解情况后立刻联系了120转诊,赶往青大附院急诊科。

此时,青大附院心血管外科正在值班的颜医生和戴医生正在讨论特殊患者的病情:21床终末期心力衰竭的患者,入院后采取了ECMO治疗措施,目前病情得到了改善,正在等待供体进行心脏移植;11床刚刚做完心脏移植,目前病情稳定;17床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后的患者,目前有一些指标需要调整。

突然,值班电话响了起来,得知急诊有主动脉夹层患者后,颜医生迅速赶往了急诊科,获取了患者胡大爷的检查检验信息后,颜医生向听班的心血管外科主任杨苏民汇报了情况,杨苏民主任表示:立刻办理住院手续,安排心血管外科监护室住院治疗,尽快完善术前准备工作,申请急症手术,联系麻醉科、手术室、体外循环相关人员到位,保证患者的安全。主动脉夹层救治“绿色通道”的相关人员被激活。

图片

晚上10点患者进入手术室,经过了将近9个小时的彻夜奋斗,手术于大年初一早上7点顺利结束。主刀的杨苏民主任也表示:好像过节做急症手术已经成为心血管外科医生的“标配”。

血管外科:抢救主动脉夹层患者

除夕当日,一位五旬男性被家人紧急送至西海岸院区急诊科。患者突发剧烈胸背部疼痛,伴随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情况十分危急。经初步检查和影像学诊断,患者被确诊为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这是一种极其凶险的疾病,主动脉内膜破裂会导致血流进入夹层,可能在短时间内引发主动脉破裂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

春节期间,血管外科团队时刻处于待命状态,接到急诊通知后迅速启动急救流程。血管外科郭明金主任及其团队第一时间对患者病情进行详细评估,结合患者多种基础疾病及突发主动脉夹层的复杂情况,制定了紧急手术方案。为了在最短时间内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决定在局部麻醉下实施急诊手术。

图片

手术团队迅速集结,医护人员协同配合,手术室内紧张而有序地展开抢救。手术过程中,团队精准操作,将支架置入患者的主动脉夹层破口处,成功封堵破裂,恢复了主动脉的正常血流通道。术后,患者被安全转回病房进行严密观察和后续治疗。经过数小时的全力奋战,患者的生命体征逐渐趋于平稳。

血管外科郭明金主任表示:“主动脉夹层的抢救时间就是生命,春节期间,我们科室所有医护人员始终保持高度警惕,确保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及时、专业的救治。”

神经外科:抢救亚急性硬膜下血肿重症患者

除夕夜,崂山院区神经外科接诊了一位重症患者。年近七旬的王先生近半月出现走路不稳的情况,且症状逐渐加重,伴随记忆力下降,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名字,逐渐变得意识模糊和肢体偏瘫症状。迫不得已,除夕夜儿女带王先生就诊于青大附院崂山院区神经外科,经过检查,王先生被诊断为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并出现了脑疝的征象,传统的钻孔引流手术方式难以完全清除血肿,无法达到理想治疗效果。

图片

时间紧迫,神经外科团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王超副主任医师和赵凯主治医师为患者实施了神经内镜辅助下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清除术,手术团队成员紧密配合,凭借精湛的医术和丰富的经验,在神经内镜的精准辅助下,全部清除了血肿。术后经过神经外科监护室的悉心照料,患者现已恢复了意识和肢体运动功能。

图片

胃肠外科:成功救治肠穿孔患者

在阖家团圆、喜庆热闹的除夕,青大附院西海岸院区胃肠外科的医护人员与时间赛跑,紧急抢救,成功救治一名肠穿孔患者。

图片

69岁的赵先生被救护车送到急诊外科时已濒临休克,值班医生迅速进行CT扫描,结果提示赵大爷可能是肠穿孔,立即启动了紧急救治程序。听班的病区副主任高源得知情况后从市区赶往西海岸院区,同时将患者相关情况汇报给青大医疗集团副院长、青大附院胃肠外科主任卢云教授。卢云教授立即决定启动紧急手术方案,并协调了手术室、麻醉科和重症医学科等相关科室。据介绍,消化道穿孔是严重的急腹症之一,通常是由于肠壁破裂、肠内容物进入到腹腔内引起,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出现感染性休克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这位患者被送来医院时,心率血压就维持不住,已经是感染性休克状态,情况非常危急,如果不做手术,很可能就会出现心跳呼吸骤停。”高源副主任说。病情危急,一场没有硝烟的“生命保卫战”立即打响!“抓紧术前准备,尽早手术治疗!”胃肠外科团队立即建立中心静脉通道,完善检查,联系手术室,紧张有序地做好手术准备。

手术室里,无影灯将手术台照得亮如白昼,卢云教授带领外科团队为赵先生实施手术治疗。剖腹探查发现,患者结肠存在一个直径2cm的穿孔,在经过仔细修补、冲洗腹腔后,进行了肠造瘘术。由于患者腹腔内感染严重,术中一度出现频繁的心率、血压波动等休克表现,经胃肠外科团队以及相关科室的积极处理得以稳定。最终,在经过近3个小时的多学科通力合作后,手术顺利完成,患者转危为安。

据了解,青大附院西海岸院区胃肠外科节假日主要承担急危重症患者的处理,接诊范围包括青岛西海岸、胶州、潍坊、日照等地。目前病房在院患者20余人,另有5名重症患者在ICU。

图片

手足显微外科:抢救手足外伤患者

除夕的中午,林先生不慎被电锯割伤左手,家人赶紧把他送到了青大附院平度院区,诊断为多发手指不完全离断,需要进行断指再植,平度院区急诊医生紧急启动跨院区联动,开通绿色通道,经过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崂山院区手足显微外科刘春雷、曹振鲁医生顺利为患者完成急诊手术,林先生的手指头保住了。

图片

当天傍晚,平度的晓晓(化名)在燃放爆竹时,没有来得及脱手就发生了爆炸,家人把患者紧急送至平度院区时,其右手多指开放骨折,食指血管已经没有血运。多院区联动机制再次启动,开通绿色通道将患者转至崂山院区。值班医生刘春雷、曹振鲁在显微镜下紧急为他接通了血管、神经、肌腱,修复了皮肤、指骨,经过3个小时的精琢细雕,晓晓的手指再植成功了!

当日,手足显微外科团队共接诊了十余名手足外伤患者,实施了两例断指再植术,在手术室度过了一个灯火通明的不眠之夜。特殊的日子里,他们用坚守诠释担当,用专业铸就守护,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图片

心血管内科:坚守诊疗一线让患者“心安”

春节期间,心血管内科医护人员坚守诊疗一线。高娟主治医师、王云洁医师,值班护士潘雅琦、李玲玉及朱娟娟护师对患者进行了仔细的查房及心理安慰,为患者们送去节日的问候。62岁的陈先生是一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超过急诊PCI时间窗,目前在科室实施药物保守治疗并进行严密的生命体征检测,以等待手术的时机。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下,陈先生胸痛、胸闷症状得到显著的缓解,生命体征平稳。

图片

除夕夜晚8点,一名冠心病、心衰、肾功能不全、长期透析、阵发性房颤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突发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李培慧迅速赶到病床旁进行检查,心电监护提示患者血压180/110mmHg,心率100次/分,呼吸30次/分,双肺大量湿啰音,主管护师姜欣为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抽血化验,诊断为急性心力衰竭发作。经过吸氧、扩血管、强心等一些系列治疗,患者呼吸困难缓解。

图片

产科:迎接新生命诞生

潜龙摆尾,金蛇昂首。在这辞旧迎新阖家欢聚的美好时刻,青大附院崂山院区产科内仍然是一片繁忙。

除夕前一天,崂山院区产科就分娩了19人,其中剖宫产12人、顺产7人。而除夕当天又顺产分娩了3人,急诊剖宫产救治胎盘早剥孕妇一人。凌晨,一名足月腹痛剧烈的孕妈妈来到崂山院区产科,值班医生紧急收入院后发现她宫缩持续,胎心也有轻微异常,值班医生迅速给予紧急剖宫产,发现胎盘早剥了近四分之一,幸亏手术迅速及时,未造成孕妈妈严重产后出血和新生儿宝宝窒息,母子二人均平安。

除此之外,春节前夕青大附院产科崂山病区在多学科协作下,成功救治数名危重孕妇。

图片

平度院区重症医学科:满负荷高效运转

重症医学科宛如一座守护生命的坚固堡垒,被视作“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除夕夜,青大附院重症医学科平度病区依旧灯火通明,满负荷地高效运转着。科室里,27位患者正在接受悉心救治,其中2人正在进行俯卧位通气,3台ECMO刚刚撤机,4人进行着血液透析治疗,16人依靠呼吸机维持生命体征,监护仪上闪烁跳跃的数值、呼吸机上明暗交替的监测指标,血滤机平稳而有节奏的运转声响,如同忠诚的卫士,分分秒秒守护着危重患者的安康。医护人员们化身忙碌的“陀螺”,脚似踩着“风火轮”,在重症监护室的各个区域疾速穿梭,他们一丝不苟地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呼吸机参数,轻柔且熟练地帮患者进行俯卧位通气、翻身,精细调整补液速度,还要随时接听工作电话、迅速备药、有条不紊地整理器械……

图片

平度院区耳鼻咽喉科:救治鼻出血老人

除夕当天,平度院区耳鼻咽喉科在葛瑞锋主任的带领下,接诊了众多患者,医护人员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各项诊疗工作。

一位80多岁的老人因左侧鼻腔大量出血被紧急送往医院。值班医生曹君扬迅速接诊,他仔细观察老人的病情,发现出血点位于鼻腔深部,情况危急。曹医生凭借精湛的医术,迅速为其进行了鼻腔填塞,成功止血。在诊疗过程中,曹医生还不忘给予老人安慰和鼓励,让他感受到了节日的温暖。

图片

与此同时,其他医护人员也在紧张地忙碌着。他们有的为患者清理耳道,有的为患者取出卡在咽喉部的异物,还有的为患者处理鼻部的外伤。每一项操作都需要极高的专注度和耐心,医护人员们却毫无怨言,始终坚守在岗位上。

图片张晓雯主任为患者检查耳道

正是这样一群平凡而伟大的人,毅然决然地“舍小家、为大家”,他们放弃了难得的假期,割舍了与亲人相聚的美好时光,用坚实的臂膀扛起了节日的重任,以温暖的双手托举着节日的健康希望,凭借无私的奉献,全力保障着人民群众能够阖家欢乐、尽享团圆。他们既有钢铁般的坚毅,又饱含似水的柔情,是当之无愧的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守护神”,用责任与担当捍卫生命之光,让那万家灯火绽放出更加绚烂、耀眼的光芒。

在万家灯火背后,是医护人员默默守护的身影。他们用自己的“小别离”,换来了患者的“大团圆”。这份坚守和奉献,是春节期间最美的风景线,也是新时代最动人的医者情怀。这些坚守在岗位的医护人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的深刻内涵。让我们共同祝愿这些坚守岗位的医护人员新春快乐,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半岛全媒体记者 毛梓权)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