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5

评论

5

6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原来春晚上的《栋梁》来自这里!

AI划重点 · 全文约1138字,阅读需4分钟

1.春晚上的《栋梁》节目展示了中华文明的创演秀,以中国古建为主题。

2.佛光寺东大殿,位于山西五台山,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保存最完整的唐代建筑。

3.营造学社成员在寻找与保护中国古建的过程中,发现了榆次永寿寺雨花宫,这直接证明了唐宋建筑演变的存在。

4.然而,随着对古建的日渐关注,古建不可挽回的消逝性逐渐显现,如风吹日晒、错误的修复和不可避免的倾斜等。

5.为此,我们庆祝古建的生日,为它们走过漫长的岁月和曾经或正在场的辉煌时刻。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图片


从《年锦》的传统纹样,到《栋梁》的中国古建,甲辰年、乙巳年春晚上演了两次绝伦的中华文明创演秀。春晚的舞台越来越成为展示大国之美的窗口,这扇窗透过来莫高窟壁画里凝固千年的光影,映照出中国古建一榫一卯里的匠心。

以梁思成、林徽因为代表的营造学社成员用最赤诚的心守护飘摇的古建,过险径、爬高梯、经风雪,一笔一笔绘出中国古建的脊梁,一步一步量出中国古建的尺度。

我们想为大家暂停一下春晚《栋梁》节目绚烂的画面,邀请那些古建谈谈自己来时的路,以及在这条路上相遇的人。

《栋梁》节目一开场,大屏幕上分列三幅梁思成手绘古建图,从右至左依次为曲阜孔庙奎文阁、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四川宜宾旧州坝白塔。

图片

其中居C位的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更是中国古建的底气。佛光寺东大殿,建于唐大中十一年(857),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保存最完整的唐代建筑。

但在过去的一千多年中,佛光寺东大殿一直隐没在岁月更迭中,直到1937年被以梁思成、林徽因为代表的营造学社发现,回归建筑学界的视野,彻底推翻了日本学者“中国没有唐代建筑”的论断。

日本学者关野贞在1929年曾扬言中国本土不存在唐代建筑,想要研究中国的唐代木构只能去日本。这让中国营造学社的年轻学者们难以平静,怀着中国必有唐代木构的信念,毅然踏上了寻找与保护中国古建之路。

图片

梁思成在佛光寺大殿内测绘拍照


1937年6月,梁思成、林徽因等人在敦煌第61窟《五台山图》“大佛光寺”壁画的指引下进入五台山,发现了佛光寺大殿。林徽因看到距离地面七米的梁底有“佛殿主上都送供女弟子宁公遇”,与殿前经幢上的“佛殿主女弟子宁公遇”碑记一致,经幢上刻有建造时间“唐大中十一年”。

于是营造学社确定了佛光寺东大殿始建于唐,证明中国必有唐构。

我们才得以看见和保护这座在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上都有着重要地位,值得用浓墨重彩来书写的华彩瑰宝——佛光寺大殿。

图片

但并不是所有的古建都能像佛光寺大殿一样得以保存。

随着对古建的日渐关注,大家越来越看到古建不可挽回的消逝性。风吹日晒,错误的修复,不可避免的倾斜,古建逐渐在走向衰老。

在发现佛光寺大殿的同年,营造学社成员在前往山西考察古建的过程中,于正太铁路旁发现了榆次永寿寺雨花宫。这座建筑被发现,直接让唐宋建筑演变有了实证。这同样是中国古建筑历史上的大事。

图片
图片

林徽因在雨华宫测绘


两宋时期的历史环境有许多不稳定因素,大多数建筑又经历过元明清三代至今的大规模拆改。近一千岁的建筑在我国现存木构建筑中屈指可数,雨华宫是难得的珍宝。梁思成曾说:“雨华宫既不宏伟,又已破败,因而咋看起来并不引人。但它那令人愉快的美却逃不过内行的眼睛。”

20世纪50年代,因为修建铁路需要木料,雨华宫被拆除以提供木料。

梁思成的手稿图是雨华宫最后的痕迹。

2025年是新年、是申遗年,申遗是为了记住。

从约1500岁的云冈石窟到年仅316岁的圆明园三园。我们来为古建庆一次生,庆祝它们走过漫长的岁月,庆祝它们曾经或者正在场。

图片
图片
       
        
       
图片

制图:张玉阶、杨怡娟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青年出版总社

编  辑丨杨怡娟

责  编丨韩志博

审  核丨高 乐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