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一个“福”字温暖万家灯火

AI划重点 · 全文约1595字,阅读需5分钟

1.大年初一,中华艺术宫举办迎新书法名家送福活动,为市民和游客现场书写“福”字。

2.馆方以正在热展的“海上明月·纪念吴昌硕诞辰180周年艺术大展”中的吴昌硕作品为灵感,设计了一地贴。

3.知名书法家陈翔、潘善助、张伟生、李静、晁玉奎、徐庆华、宣家鑫等现场挥毫泼墨,写下风格各异、喜气洋洋的“福”字。

4.除了传统的“福”字,越来越多的人会根据自己的愿望要求书写其他字词,如“定”、“禄”等。

5.通过这样的活动,传统文化走进千家万户,为这座城市增添了一抹温暖的年味。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大年初一,中华艺术宫举办迎新书法名家送福活动 主办方供图

正月初一,申城年味正浓。10时,市民张天天来到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成为蛇年春节这里的首批游客之一。此行,她为一个“福”字而来。

每年大年初一,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都会组织一批海派书画名家为市民、游客现场书写“福”字。喜欢书法的张天天,今年也加入了“求福”的观众队伍,等待领取一份特殊的新年礼物。

作为春节的传统活动之一,写福字、贴福字,承载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期盼。首个“非遗版”春节的大年初一,在上海,一个个“福”字送给市民、游客,温暖万家灯火。

笔墨传情,“福”气满满

一进馆,张天天就被南广场大台阶的巨型葫芦造型地贴吸引。葫芦地贴上,精心镌刻着66个造型各异的“福”字,吴昌硕画中的吉祥元素如“梅、柿、竹、水仙”等,巧妙融入。

农历蛇年,馆方以正在热展的“海上明月·纪念吴昌硕诞辰180周年艺术大展”中的众多吴昌硕作品为灵感,特别焕新呈现这一地贴,为蛇年春节增添“福禄”吉祥的氛围。张天天和其他观众拾阶而上,并打卡留念。美好福瑞在周身环绕,一整年的顺遂也由此开启。

昨天10时30分,中华艺术宫9米层平台,墨香四溢。几张长桌一字排开,桌上铺满红纸。迎新书法名家送福活动拉开序幕,陈翔、潘善助、张伟生、李静、晁玉奎、徐庆华、宣家鑫等组成的沪上书法名家“天团”现场挥毫泼墨,笔走龙蛇,写下风格各异、喜气洋洋的“福”字。

率先开笔的陈翔,一幅行书“福”字刚劲有力,围观市民连连赞叹。“这个‘福’字写得真精神!”家住浦东的李阿姨捧着墨迹未干的“福”字,笑得合不拢嘴。

“我喜欢把‘福’字写得饱满圆润一点,这样显得‘福’气满满。”这已经是陈翔连续第4年大年初一在中华艺术宫为市民、游客送“福”。“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给市民送‘福’字,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福分,也表达了我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期许。”陈翔说。

不同“福”字,相同美好

“福”字虽小,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活动现场,书法家们向记者讲解“福”字的演变与寓意。“福字,左边是‘示’字旁,代表祭祀;右边是‘一口田’,象征衣食无忧。古人写‘福’,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种美好的向往,也在数千年的中国书法史上进一步升华演绎。徐庆华说:“一个‘福’字,却可以有千变万化的字形。中国传统书法中,有万福、万寿、万禄,说的正是这种变化。”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写福字不仅是春节习俗的一部分,更是书法艺术的实践和传承。在潘善助看来,“艺术来源于人民,书法家写‘福’送‘福’,既是深入生活也是回馈人民,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人民的传统文化审美情趣。”

一个“福”字,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参与感。让现场书法家们共同感触的是,和前几年不同,今年在上海写“福”送“福”的频次,明显增加了。

临近蛇年春节的这个把月,张伟生至少在十几个地方分别书写“福”送“福”。“传统文化在上海市民心中更受欢迎了。”

春运开始后,李静在上海火车站为南来北往的乘客送了“福”字。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李静写了100多副包括“福”在内的春联。

而和以往人们排队等待同一个“福”字不同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在送“福”现场会提出“定制化”诉求。“除了传统的‘福’字,人们会根据自己的愿望要求书写其他字词。一位山东来上海打拼的小伙子要求我写‘定’,希望能够在上海安定下来。”陈翔告诉记者,“这种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即是他们认同这一传统文化方式,也让我们看到人们对美好的真实诉求。”

以墨为媒,“福”满申城

“福”字送万家,不仅为市民送上新春祝福,更以笔墨为媒,让传统文化走进千家万户。

昨天14时,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送福”现场同样热闹非凡。志愿者何耀淳在2个小时的活动时间内为180位观众书写包括“福”字在内的祝福卡片。7岁的黑子萱和妈妈一起从宁夏来上海过春节,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偶遇这份新春祝福。一对从美国而来的夫妇用手机翻译软件,请何耀淳在卡片上书写下他们英文名对应的中文名字“阿尔伯特”和“卡门”,随后如获至宝般将这份中国新年祝福小心翼翼地拿在手上。

活动接近尾声,但市民的热情丝毫未减。一位老爷爷捧着“福”字,感慨万千:“现在的年味淡了,但今天看到这么多人排队领‘福’,感觉又找回了小时候过年的感觉。”

一位年轻爸爸则说:“以前过年就是吃吃喝喝,今天带孩子来领‘福’字,感觉特别有意义。希望这样的活动年年都有!”

夜幕降临,万家灯火次第亮起,一幅幅“福”字被贴起来,为这座城市增添了一抹温暖的年味。正如一位市民所说:“‘福’字虽小,却承载着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愿这份祝福,伴随我们走向更美好的明天。”(记者 李君娜)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