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荷兰DSI在反恐演练的运用
荷兰DSI是荷兰国字号的反恐单位,在一次公开采访中展示了一种针对独立建筑目标的反恐作业程序。
突击单位利用重型盾牌,在目标建筑外建立警戒,完成封控。
技术队员在盾牌后方操作无人机、无人车进入建筑物侦察,确定目标位置和状态。
在这个阶段,突击单位仍然试图通过劝降方式,让恐怖分子放下武器。
演练场景下,劝降没有成功,恐怖分子执意抵抗,突击分队依托盾牌进入目标建筑。
无人机和无人车发挥前置侦察功能,辅助突击队员搜索未知区域,发现和确定目标位置。
此次公开反恐演练中,联合反恐突击队需要从不同方向进入一座类似于综合性商场的大型复杂建筑。在每一个方向上,突击单位都会使用穿越机前置进入目标建筑,在大范围上寻找威胁,然而突击队员进入,运用CQB技巧清理和控制角落,逐步推进。无人机飞手并不是独立在外围操作穿越机,而是跟随突击分队深入目标建筑。一是穿越机始终距离飞手不会很远,不用担心信号中断问题。二是飞手可以真实感受战场环境,从而随时做出更有利于态势的改变。三是在需要的时刻,飞手作为突击队员可以加入行动,协助作战。值得注意的是,巴黎警察局BRI单位专门展示了几种对无人机功能的拓展。使用无人机进行照明,能让突击队员在弱光环境中具备更大的优势。在穿越机上安装麦克风设备,从而能远程向目标以及威胁区内人群喊话,以实现可能的战术目的。在PG的培训视频中可以发现,他们的理念依然是穿越机飞手伴随小队行动。他们首先是一名突击队员,然后在需要的时候,随时使用穿越机辅助行动。因此他们的穿越机战术培训中可以看到很多基于这个原理的技术。比如随身携带的模式,使用标准D扣讲穿越机扣在腰封正面,这样能够在任意姿态下取出并使用。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片段,突击队员训练快速上翻显示屏,同时取出手枪射击的技术。这是模拟飞手在遭遇敌情时,紧急切换成作战模式,使用手枪射击目标。同样的,训练这个技术,也是基于飞手伴随小队展开突击行动。如果由人力进行搜索,需要队员专门下压姿态,形成一个很别扭的射击姿态,以清理比如床底、沙发底部的可能威胁。同样的,车辆因为其特殊结构,靠人力搜索风险非常大,有很多角落和遮蔽物会隐藏威胁。穿越机的大小则恰好可以深入车辆内部,并完成相对彻底的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