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眼看就快三年了,很多人都在问,俄罗斯为啥一直搞不定乌克兰?
其实啊,这个问题的答案,毛主席早就跟赫鲁晓夫谈过,只可惜赫鲁晓夫没放在心上,后面的领导人也都没引以为戒,这才有了俄罗斯今天的麻烦。
(俄乌战场)
咱们先来说说俄罗斯的最大教训。
俄罗斯为啥在俄乌冲突中打得这么窝囊?
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他们对美西方抱有幻想,对和谈抱有幻想。
这种幻想让他们瞻前顾后,总想着投机取巧,结果底线一挪再挪,反而付出了更大的代价。
俄罗斯不是没有机会打闪电战,冲突爆发一个月,俄军就兵临基辅。
这时候,只要特种作战拿下敌方要害高官,冲突就能结束。
可俄罗斯却搞起了谈判,主动撤退。
结果乌克兰撕毁和谈协议,俄方永久失去了速胜之机。
(俄罗斯总统普京)
为啥俄罗斯会这么做呢?
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想打硬仗。
别看俄罗斯举起了反西方霸权的旗帜,但实际行动并不积极。
他们一直想着和美西方修复感情,却没想到北约不停东扩,美西方已经为收拾俄罗斯付出了巨额军事支援,甚至都赌上了自己的金融信用。
这种情况下,美西方主动收手的可能性为零。
俄罗斯还对特朗普上台后的新政策怀有期待,觉得美国可能会联俄抗中。
但商人的嘴,骗人的鬼。
特朗普说要结束俄乌冲突,就一定会这样做吗?
再说了,就算美国联俄抗中,以美帝国主义的强盗德行,先集中全力解决了中国,下一个目标还不是俄罗斯?
(美国总统特朗普)
俄罗斯的这种投机心理让他们陷入了持久战的泥潭。
最近乌军突袭俄罗斯本土,俄罗斯为啥毫无准备,如此措手不及?
抛开情报、战备等原因,其实和美国一直不允许乌克兰进攻俄本土有很大关系。
俄罗斯轻信了美西方的“承诺”,迷信所谓的“契约精神”,结果现实狠狠给了他们一大耳刮子。
现在,反霸权阵营对俄罗斯可能动摇信心,俄方内部稳定或许也会受影响。
开战之初,梅德韦杰夫用不排除使用核武警告乌克兰不能袭击克里米亚大桥,结果克里米亚大桥已经被炸了好几次。
俄罗斯警告美西方不要援助乌克兰,结果北约哐哐给乌克兰送武器,甚至连F-16都拿出来了。
俄罗斯的警告早就失去了力量,没有人会再信他们的狠话。
(克里米亚大桥被炸)
其实啊,这一切本来都可以避免。
苏联的前车之鉴就摆在眼前,俄罗斯明明是开卷考试,却还是打得如此窝囊。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毛主席当年对赫鲁晓夫的警告。
1959年10月1日,赫鲁晓夫受邀参加了中国十周年国庆。
招待会上,他虽然坐在毛主席身边,但实际上此时中苏关系已经破裂。
赫鲁晓夫一个劲儿讲述自己刚刚结束的美国行,还以为自己取得了如何了不得的成果,其实就是和美国签了所谓的“戴维营精神”,即美苏共享世界霸权。
(1959年国庆节,毛主席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宴会欢迎赫鲁晓夫)
毛主席对此不屑一顾,但他并没有打断对方的夸夸其谈。
早在1949年8月14日,毛主席就写过一篇文章《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他说:“帝国主义是凶恶的,就是说它的本性是不能改变的,帝国主义分子绝不肯放下屠刀,他们也绝不能成佛,直到他们灭亡。”
真理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但我们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赫鲁晓夫居然相信美国的甜言蜜语,真不知该说他太天真还是愚蠢,或者说恐惧使然。
他太过忌惮美国,因为美国当时拥有令人震撼的财力物力,尤其是最多最强的核武器。
(毛主席发表演讲)
毛主席在1946年就和美国记者谈过这个问题,他说原子弹是美国用来吓人的纸老虎,原子弹破坏力虽可怕,但人民才是决定战争的关键。
我们要从战术上重视敌人,在战略上轻视敌人。
事实证明,毛主席的眼光真的毒辣。
抗美援朝时,中国顶着美国的核讹诈出兵朝鲜,在极端的装备武器差距下,凭借我方的顶级战略与坚不可摧的意志取得了震惊世界的伟大胜利。
(抗美援朝胜利画面)
当初斯大林可不敢和美国正面刚,只能威胁中国出兵。
赫鲁晓夫也从战略和战术上都将美国当成心腹大患,失掉了自信,比斯大林更害怕战争。
所以他一上台就搞“和平竞赛”,给美国送上赞美诗,向其释放妥协信号,期望能得到美国的尊重和扶持。
结果怎么样呢?
美国借机疯狂渗透苏联,摧毁社会主义信仰。
赫鲁晓夫之后的领导人无一不对美妥协,他们用一个个疯狂的改革亲手葬送了苏联的未来。
(1959年,赫鲁晓夫访美画面)
按理说吃一堑长一智,然而俄罗斯还是重蹈覆辙。
1990年美国国务卿詹姆斯·贝克承诺戈尔巴乔夫北约不会东扩,结果民主德国脱离华沙条约后转头就加入北约。
现在美国再次保证北约绝不东扩,俄罗斯领导人又跟傻白甜似的中计,眼睁睁看着北约越逼越近,最终被迫做出应激反应。
乌克兰就更惨了,这家伙彻底倒向美国,连核武器都不要了,最终沦为美国的牺牲品。
如果他们能早些领悟毛主席的警告,早早丢掉幻想,拿起武器战斗,哪来后续这么多破事?
(俄乌战场)
中国就是从一开始就认清了美帝的真面目,自力更生一直斗争才能走到今天。
当初我们依靠苏联的援助,如今俄罗斯只能向东看,依靠中国支撑这场苦战。
希望俄罗斯受过这次本土遭入侵的侮辱后,能彻底放弃幻想,果断坚定地斗争到美国霸权走向毁灭的那一刻。
文:深度问题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