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相聚、友人言欢的假期,聚会聚餐在所难免,饮食、生活节奏常在此时出现急剧变化,急诊科里因为心血管出问题的人也会骤增。
欢乐气氛下,心脏也想过个平安好年。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逐渐高发,高血压,冠心病,心衰等疾病也逐年的增多,可见心血管疾病,已经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
心血管疾病一旦发病,不但治疗难度大,费用高,而且,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会造成很大的负担。
所以,我们要学会早期留意,和识别心血管疾病释放的一些信号,尽早的进行干预,将疾病扼杀在摇篮之中。
心血管不好的8大信号
1、胸闷或胸痛
胸闷和胸痛是心血管问题比较常见的症状,一般出现胸闷和胸痛,我们首先会想到心脏疾病,但这种疼痛的性质,一般为压迫感,压榨感或窒息感。
2、气短
出现气短的原因,可以为心脏疾病,也可以为肺脏疾病,如果平时没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阻肺等疾病,无明显原因的出现气短,尤其是在活动时加重,休息时缓解,要注意是心血管的问题。
3、心悸
心悸就是心脏不规律的跳动,可以是心动过速,也可以是心跳过慢,或者是心跳不规则,多半是心血管的问题。
4、无明显原因的水肿
尤其是脚踝和腿部的水肿,可能与心血管疾病有关,一般肾脏疾病引起的浮肿,早期首先出现在眼睑和面部。
5、经常感觉疲劳
无明显原因的感觉疲劳乏力,如果伴有胸闷气短,要考虑心血管的原因。
6、不明原因的晕厥
晕厥原因,包括低血压,心脏问题,脑血管的问题,如果晕厥前,有明显的心前区部不适,要高度怀疑是心血管的问题。
7、咳嗽伴有呼吸困难
除了肺脏疾病以外,如果夜间出现咳嗽,呼吸困难,不能平卧,要考虑与心血管疾病有关。
8、下颌、颈部、肩膀、背部疼痛
这种疼痛大多与活动有关,劳累或活动或者大便时,腹压增高会出现这种症状,持续时间大约3~5分钟能够缓解,考虑与心绞痛有关,要立即就医
这些人群要特别注意防范!
患有高血压
据估计,全国有血压正常高值人数约为4.35亿。长期高血压可使脑动脉血管壁增厚或变硬,管壁变细。当血压骤升时,脑血管容易破裂发生脑出血;或高血压加快动脉硬化过程,动脉内皮细胞易受到损伤,血小板易在伤处聚集,又容易形成脑血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长期吸烟
数据显示,吸烟者心血管病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得多,蛛网膜下腔出血多3-5.7倍。因为烟碱可促使血浆中的肾上腺素含量增高,促使血小板聚集和内皮细胞收缩,引起血液粘滞因素的升高。
熬夜压力大,吃动不平衡
深夜EMO(郁闷)、情绪不稳定、习惯熬夜玩游戏、刷视频是许多年轻人的常态;生活节奏紧张,家庭、事业让中青年人的压力也不断增大。
同时,冬天过量饮酒、摄入太多食物脂肪、缺少必要的运动,导致人体新陈代谢速度减慢,血液流速会减慢,血粘度迅速升高,造成心脑供血不足,如果不及时调理,将会引发冠心病、高血压、脑血栓、脂肪肝等心脑血管疾病。
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环境中
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室外空气污染物浓度升高与心血管病死亡及发病增加存在显著关联,总悬浮颗粒物(TSP)、SO2、NOx和PM2.5显著增加全因死亡和心血管病死亡风险。
此外,血脂异常、糖尿病、慢性肾脏病、代谢综合征、睡眠障碍患者也应提高警惕。
家中有老人的市民应特别注意:心血管病发病时,通常表现为血压异常波动和血管痉挛,患者会出现胸闷,有难以形容的压迫感。这些症状如果在5—15分钟内不能缓解,则属于心血管病的急性发作,应马上就医。
安全度过新春佳节
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规范用药
严格遵医嘱用药,根据气候变化,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控制心血管疾病复发,控制好血压。
注意保暖
气温零摄氏度以下和雪天时尽量避免户外活动,外出时要做好保暖防护。
科学运动
老人要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控制好运动量,睡醒时不要急于下床,先在床上躺一会儿。
心脑血管疾病在清晨多发,心血管病患者不宜晨练,这主要是由于清晨人的血小板容易聚集,血压容易升高,心跳增快,激素水平旺盛,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所以在清晨时不能剧烈活动,冬季要等到太阳升起来之后再去运动。
制定合理的膳食
低盐低脂饮食,每天食盐量(包括酱油)要减至5克左右,吃饭不可过量,老年人七成饱即可。
老人对口渴反应迟纯,容易缺水又不易觉察,所以要早起饮温开水500毫升,一日三餐外多饮些水,有助于使血液稀释,避免血栓形成的可能。低脂清淡饮食,有稀释血液及保持血液循环畅通的作用。多食用含膳食纤维充足的食物。
严重雾霾天时注意做好防护措施
空气污染严重时,尽量待在室内,一定要外出的情况下戴好防护口罩。
心态平和
情绪波动是心血管疾病的大忌,要保持开朗,情绪稳定且安定,要正确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刺激和突发事件,保持不生气,不发火,少激动,做一个不EMO的人,保持正能量。
出品丨武汉广播电视台科技生活频道
编辑丨新媒体小组 芝麻鱼球
来源丨生活全报道网络综合 如有侵权者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图 13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