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讲述关员自己的故事|“行,行,行,我愿意!”

1月21日,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伴随着血细胞分离机的轻微运转声,281毫升“生命种子”一点点汇集到采血袋中……来自石家庄海关所属鹿泉海关的杨永辉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为一名血液病患者带去了生命的希望。杨永辉也成为中华骨髓库第19339例、河北省第823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图片杨永辉在进行捐献前动员剂注射

早在2005年,杨永辉就志愿报名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光荣的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并于2012年和2022年分别与血液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但因为患者身体原因,最终未能进行捐献。
今年1月初,杨永辉第三次接到红十字会的电话,告知他与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行,行,行,我愿意!”他第一时间同意进行捐献,用实际行动挽救这位患者的生命。高分辨检测、全面体检……在捐献前的一系列准备期间,他24小时开机,准时配合完成各项流程。

图片杨永辉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作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能匹配上的概率只有十几万分之一,这对我来说是一种缘分,更是一种责任。虽然刚开始内心有些忐忑,但是如果移植成功,我的造血干细胞能给一个人延续生命,给一个家庭带去希望,感觉非常有价值。”采集完成的那一刻,杨永辉脸上露出了笑容,“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中华骨髓库,成为传递希望的使者。”



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关发布”

供稿/ 石家庄海关

监制/ 陶永

审校/ 包滢晖、康悦

编辑/ 代俊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