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回乡有见闻。回到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的拆迁安置小区,老家村里的邻居都住在围合型的四栋六层楼房。大家都成为了失地上楼的农民,所以大多都在周边工地,工厂,餐饮及其他服务业打工,成为了所谓的本地打工者。听邻居说,村里人没有外出远方打工的人,都住在村里小区。平常大家都在口袋公园晒太阳,聊家常,每家每户的情况都会互相传播出来。依然是村落生活的熟人化状态。但是年轻一代越来越不下楼了,不参与村民的公园活动。逐渐变得半陌生人村落社会关系。父辈大多都还是熟悉的人,儿孙辈就比较难都熟悉了。
另外听邻居说村里还有七八个适龄男青年未婚,最大超过30岁了。比例有点高,这还是城区地段。听家里人说目前老家这边普遍彩礼在18.8万元,但听说江西乐平市最高到了80万元彩礼。目前小城市缺乏足够的适龄女性,男女不均衡,导致男性难以找到合适的对象。
老家村落的老年人口越来越多。60岁以上的已经有大几十号人了!过年回来几天,每天见到的都是老人在楼下口袋公园晒太阳。老龄化也是落在了老家村落。虽有老年食堂,大家都嫌饭菜不好,而选择放弃。只有11人吃每个月200元钱费用的老年食堂。
从最早的原始状态的村落,到半城半乡,到现在都全部上楼。村落也从熟人乡村逐渐变得半熟人乡村了,老龄化严重,谋生多元化,年轻人都逐渐互相不熟悉了。
查看原图 19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