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贺岁档电影《射雕英雄之侠之大者》受到观众诟病,被认为是最烂的射雕作品。
2.影片在叙事、人物改编、台词、动作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与原著《射雕英雄传》相去甚远。
3.然而,电影中成吉思汗的造型和蒙古骑兵的场面仍被认为值得称道。
4.导演徐克的创作能力被认为退步,电影营销手段与电影质量不匹配。
5.观众呼吁导演在打磨剧本和表演上付出更多努力,以提升电影质量。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满怀期待看完了贺岁档的《射雕英雄之侠之大者》,讲真的,从开场到前一个小时,我不断告诉自己要包容,毕竟电影短短两三个小时能呈现的内容实在有限,看个IP和情怀,也心满意足了。结果嘛,越看越想骂人,这是史上最烂的射雕,不怪演员,编剧和导演全责,一看都是徐克负责,这是真的江郎才尽了,只有耍特效配几个怀旧BGM的本事了,讲故事的语言和逻辑,退化了十万八千里。你要说这部电影是资本拿来洗钱的,我绝对相信。
先说下优点吧,精美包装纸包了一盒废品,包装盒还是值得称道的。这部电影在主角叙事上,还原了书中的明线暗线双主角,同为射雕英雄嘛,明显自然是郭靖,暗线是“只识弯弓射大雕”的成吉思汗,二人最后的对话,是这部小说的点睛之笔。电影中,成吉思汗的造型确实还不错,犹如画像上跑下来的一样,蒙古语对话显得很有历史的厚重感。另外,大金的铁浮图和蒙古骑兵的迂回骑射场面,确实蛮精彩的,开场的时候,我不断告诫自己,剧情完整性没有那么重要,毕竟咱对原著很熟悉,就当一部射雕IP的战争片看得了。
好了,优点说完了,剩下就全是槽点了(会涉及轻微剧透)。最大的问题,就是整个片子,给人一种“四不像”的感觉。《射雕英雄传》这部小说,其实要拍成看得过去的作品,真的不难,无论是家国情、战争、主人公的逆袭与成长还是爱情亲情,但凡突出一点,都不会难看。
这部电影嘛,感觉什么都想要,郭靖前期在江南七怪调教之下进步缓慢,是个愚笨少年,后来逆袭,这个桥段有。桃花岛上五怪之死,误会黄蓉,也有。郭靖背着黄蓉,寻求一灯大师为黄蓉疗伤,也有。郭靖母亲李萍自尽以劝诫儿子与蒙古决裂,还是有。
就是经典的元素都在,但是割裂感非常严重,表现得不伦不类,就拿李萍自尽那个剧情来说,本来应该表现出一种视死忽如归的决绝,但是电影里面嘛,就死得非常莫名其妙,毫无渲染力。这里不剧透具体细节了,总之就是很多应该浓墨重彩表现的剧情,一笔带过,而且出现的非常突兀,这个也不是演员的问题,换奥斯卡影帝影后来,在这种节奏下也是白搭。
除了剧情的割裂之外,在人物改编和还原方面也是一个硬伤。光从宣发视频上看,华山论剑的五绝给足了期待感,但到了电影中嘛,不是魔改、跑龙套就是干脆没有。我真的很怀疑徐克是不是把书中的内容给忘光了,拜托,西毒欧阳锋是阴险和狠辣,但人家再怎么着也是一代宗师五绝之人啊,应有的风度和原则,还是有的。他的阴险与狠辣是出于对武学的痴迷,另外,即使疯癫的他,也是有一丝良知和未泯的人性的。这部电影中的欧阳锋,完全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小人与精神病人的结合,导演看来,似乎只有驾驭脸谱化的反派的功底了,至于五绝的世界,那是完全崩坏了。
再来说说台词、动作这些吧,除了蒙古语之外,其他部分的台词,给人的感觉就是出戏和口水话,不仅是丝毫没有传统武侠世界的感觉,更是逻辑混乱,黄蓉很多时候说的话,给人感觉不是俏和机灵,是天真和蠢,关于“侠之大者”全书点睛之笔的讨论,没有看出一点应有的深度,相应的剧情推动也十分牵强,这里我稍微剧透一点,我感觉是想把乔峰生擒耶律洪基与神雕大侠杨过以石子击毙蒙哥汗的剧情,结合进《射雕英雄传》的何为英雄之论,但是影片呈现的效果,就是莫名其妙,让观众不会有丝毫的触动,顺便提一句,时间线无论对比书中还是真实历史,都是错乱的,让人看得云里雾里,完全不懂设置这样的时间线与剧情走向意义何在。
动作我不好评价什么,降龙十八掌、蛤蟆功这些的呈现,不喊出招式名字,我还以为是漫威世界的超级英雄互放大招。金庸笔下的历史厚重感与那种水墨画一般的意境是全无,只有修仙世界的乱斗。
除了以上这些,演员的表现也是让人一言难尽。庄达菲饰演的黄蓉,如果你看过电影,觉得有哪个版本的黄蓉比这个还差,欢迎指出。我尽力说服自己,这是在展现对靖哥哥一往情深同时又肩负丐帮帮主重任的黄蓉,但是,杂糅的因素过多的结果就是前后矛盾,扮相之类的不想多说,总之,电影中的这个角色,我真的很难把她和书中的黄蓉联系在一起。
至于肖战演的郭靖,我很客观公正地说吧,这版郭靖不堪入目,和演员关系真的不大,让当年的黄日华来演,也好不到哪去,为什么这么说?书中郭靖的性格变化与成长是有很清晰的一条线的,早年学艺多而杂,进步缓慢,巧遇全真教马钰被启发点化,靠着真诚待人与勤学苦练结识各路大佬稳步成长,在国仇家恨方面,书中也是从与金人为敌誓报杀父之仇,到成吉思汗的金刀驸马,随蒙古铁骑远征撒马尔罕,见证战争的惨绝人寰之后,悟出“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后死守襄阳三十余年。可惜在电影中,这些剧情都不是阉割的问题了,是推动郭靖成长的事迹,一件都没有,这样空洞的剧本,能让演员去怎么表现呢?
其他配角怎么说呢,除了让人眼前一亮的蒙古诸人,都是造型浮夸且毫无灵气。差不多十五年前吧,徐克拍了一部《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当时特效确实让人眼前一亮,后来连续拍了几部,都是场面看着很宏大,但是逻辑不顺畅,剧情非常单一,看了两部同类型的,就很容易审美疲劳。徐克硬是把这种套路延续了十几年,配个《问世间始终你好》的bgm,就成了《射雕》电影,承认吧,属于徐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年纪大了,烂片拍多了,天赋早就用完了,难有艺术上更深的造诣了。
还发现一点,这些年的电影,在上映之前,非常喜欢在短视频平台上进行投流,而且投流效果很不错,剪辑其中的片段或是拍摄花絮,吊足了观众的胃口,营销号也紧随其后,铺天盖地的宣发,预售票房也不错,但电影本身,总是不尽人意。就拿《射雕》这部电影来说吧,之前看过一个宣传海报,郭靖拿着长枪,一堆宣发短视频有意引导:这是杨家枪,表现守襄阳时期的侠之大者。结果一看电影,你猜那是啥?如果读者们还打算去电影院看,那请你记住这个细节,看完之后,你不骂人真的算我输。
所以啊,导演水平退步,拍的片子越来越烂也是有迹可循的,一方面年纪大了,创作能力确实不如之前了,更何况还要带着脚镣跳舞。另一个方面,能把票卖出去的方式,有时候真的跟电影本身关系不大,所以啊,干嘛在打磨剧本和表演上面,下那么多苦功夫呢?也不知查老爷子泉下有知,自己的作品被拍成这样,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