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2

评论

8

4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蛇年迎新:那些年看过的蛇文物

蛇年第一天,分享下那些年在文物里看到的蛇吧~

图片


图片


先来个最绚丽的,卡地亚蛇形项链,由铂金、黄金、钻石、祖母绿、珐琅制成,1968年特别订制。

之后是中国古代文物中的蛇,按年代顺序排列。

图片


查海文化蛇衔蟾蜍陶罐,出土于辽宁阜新查海遗址,藏于辽宁省博物馆。这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蛇纹图案。

图片


夏家店下层文化蛇形盖彩绘陶罐,藏于社科院考古研究所。

图片


商代妇好鸮尊,出土于安阳殷墟妇好墓,有一对,分别藏于河南博物院和国家博物馆。鸮尊整体为猫头鹰造型,但两侧翅膀的位置有盘曲的蛇形装饰。这可能暗示了猫头鹰和蛇之间的某种幻化与结合。

图片


商代蛇形玉佩,出土于三门峡虢国墓地,藏于虢国博物馆。

图片


商代蛇首扁柄斗,出土于山西石楼后兰家沟村,藏于山西博物院(在山西青铜博物馆展出)。石楼一带处于农耕文明和草原游牧文明的交界地带,有学者认为这里可能是古代鬼方的势力范围。

图片

商代晚期三星堆青铜蛇,出土于三星堆二号祭祀坑,藏于三星堆博物馆。

图片

春秋蛇纹尊,出土于湖南衡东县,藏于湖南博物院。


图片


春秋铜罐,藏于平度市博物馆。器盖上装饰有鸟形纽以及2条对称螭龙及6条游龙图案,腹部有高浮雕16对螭虺(即小蛇)相交图案。

图片


春秋蟠蛇纹镂空鼎,出土于山西新绛,藏于山西博物院(在山西青铜博物馆展出)。镂空鼎造型复杂、奇特,是为目前国内所见用失蜡法铸造铜器最早的范例。

图片


春秋鱼蛇纹盘,出土于闻喜上郭墓地,藏于山西博物院。

图片


战国展翅攫蛇鹰,出土于安徽淮南李三孤堆楚王墓,藏于安徽博物院。老鹰的爪子抓着一条收尾翘起的蛇,十分传神。

图片


战国银首人俑铜灯,出土于中山成公墓,藏于河北博物院。铜灯下方男子双手握住双蛇,两蛇头部分别擎住一只灯盘,底部灯盘也盘踞着一条蛇,设计非常巧妙。

图片


战国盘蛇形鼓座,藏于山西博物院(在山西青铜博物馆展出)。重80千克,是全国出土体积最大、最重的青铜建鼓座。鼓座雕饰丰富,有人物、蛇、牛、羊、猴子、神鸟等各种形象。

图片


西汉时期镂空蛇纹铜剑鞘,出土于云南曲靖八塔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当时,这一地区属于和古滇人有关的劳浸、靡莫等族群,有学者认为该地属于古代的夜郎国。

图片


西汉时期蛇形铜叉,出土于云南晋宁石寨山,藏于云南省博物馆。应该属于兵器。

图片


西汉时期蛇柄铜剑和金剑鞘,出土于云南晋宁石寨山,藏于云南省博物馆。

图片


东汉西王母、伏羲女娲画像石,出土于滕州西户口,藏于山东博物馆。画面分三层,上层西王母端坐正中,两侧伏羲女娲人首蛇身,蛇尾相交贯穿三层。在中国古代,伏羲女娲常被描绘成人首蛇身的形象。

图片


东汉伏羲画像砖,出土于成都羊子山汉墓,藏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五代双人首蛇神木俑,藏于扬州博物馆。双人首蛇出自山海经:“有神焉,人首蛇身,长如辕,左右首,衣紫衣,冠旃冠,名曰延雏,人主得而飨之,伯天下”。这件木俑出自杨吴皇室之墓,体现了墓主人死后仍期望拥有权力和富贵的想法。


图片


清代鎏金铜迦楼罗像,藏于上海博物馆。迦楼罗又称大鹏金翅鸟,是印度教主神之一毗湿奴的坐骑,也是佛教天龙八部之一。在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中,迦楼罗为了解除母亲的奴隶身份与娜迦蛇族打赌,成功后,它便以蛇为食物。所以迦楼罗常与蛇一同出现。

印度教中的娜迦(naga)原型是眼镜蛇,在佛经中常被翻译成龙,但其实说是蛇更合适。

最后再来两个国外的。

图片


伊朗萨珊王朝金手镯,藏于伊朗国家博物馆。手镯两端为外翻蛇头造型。

图片


René-Antoine Houasse,赫拉克勒斯在伊奥拉俄斯帮助下杀死九头蛇淮德拉,1673年,藏于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淮德拉是希腊神话中的九头蛇,传说砍掉它的一个头,马上就会重新长出来一个。这幅画绘制于法国与荷兰战争期间,寓意七省联省共和国(即荷兰)无法抵御法国。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