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至今没有定论的问题,老张我也是一家之言,供大家探讨。
主要原因是,十二生肖形成时,家猫还没有传入我国。
注意,是家猫,不是猫。
猫在我国的记载非常早。
《逸周书》之《世俘》篇记载,武王灭商以后,曾带领众人就地打猎,收获颇丰:
武王狩,禽虎二十有二,猫二,糜五千二百三十五,犀十有二,氂七百二十有一熊百五十有一,罴百一十有八,豕三百五十有二,貉十有八,麈十有六,麝五十,糜三十,鹿三千五百有八。
咦,有猫,抓了两只。
比收获的老虎还要少。
比《逸周书》成书更早的《诗经.大雅》也记载:“有熊有罴,有猫有虎……”。
这么一对比,我们大概就能得出一个有效信息:
此猫非今猫。
此猫比老虎难捕获。
能和老虎相提并论,并且还在野外讨生活的,很有可能是猫科的另一种动物。
也有可能是猞猁,或者山猫、云猫之类的。
那家猫是什么出现的呢?
先秦吕不韦编辑的《吕氏春秋》记载:
“狸处堂而众鼠散。”
战国时期的《韩非子》也说:
“使鸡司夜,令狸执鼠,皆用其能。”
咦,能抓老鼠,难道说狸就是猫?
未必,能抓鼠的还有黄鼠狼,以及各种野猫。
按照《说文解字》的注释,狸,其实是一种比较广泛的小型猫科动物的泛称。
马王堆 汉墓出土四猫纹漆盘
我们现代意义上的家猫,是在东汉明帝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从印度传入中国的。
再往前追溯,根据线粒体DNA的分析结果,亚欧大部分的家猫,都是非洲野猫的后代。
而佛教诞生于印度,而老鼠喜欢啃食佛经,所以印度佛教徒就养家猫来对付老鼠,随着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家猫也开始传入中国。
那大家可能会有问题了,那我们中国也有很多本土的田园猫啊,比如狸花猫,橘猫等等。
实际上,猫在交配兴趣上很广泛,所以纯种的猫已经很稀缺,取而代之的就是各种杂交猫咪,而田园猫其实就是杂交猫的一种。
另外,根据考古发现,早在三万年前的山顶洞人遗址中,就发现过猫的骨骼化石,但并不能说明此类猫化石,就是今天的家猫。
猫抓老鼠是天生的本能,在山顶洞人聚聚的地方,自然会有老鼠的存在,所以吸引猫的留驻,以至于留下化石,也是情理之中。
山西大同许从赞夫妇壁画墓(辽)
另外我们会发现,在唐宋之前的墓葬中,不论是陪葬品,还是壁画,都很少出现猫,尤其是西安的汉代墓葬中,出现过各种小动物,唯独没有猫的存在。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在家猫进入中国以前,猫和人类的关系相当的疏远。
即便是在今天,家猫一旦失去抚养,也可以很快恢复它的野生技能,这其实就是野性尚存的一个佐证。
不过,有一说一,这也只能解释,为何家猫没有进入十二生肖,但并不能解释十二生肖为何是现在的这十二只动物。
比如为何有虎,却没有熊?为何有鸡,却没有鸭?
大家有更好的看法,欢迎评论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