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106

评论

67

54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混动技术终极目标:干掉柴油机,和汽油机平分天下!

AI划重点 · 全文约1147字,阅读需4分钟

1.柴油机在全球市场的消费量大幅度下滑,尤其在欧洲市场,市场份额不足12%。

2.混合动力车型的成本远远低于其他技术路线,导致其在很多市场的销量占比超过柴油机。

3.由于柴油机在更寒冷地区的使用受限,以及其作为发电机、货运机的意义大于家用车内燃机,限制了柴油机的普及。

4.然而,以汽油机为底层架构的混动系统具有优秀的动力性能、日常使用成本、排放和油耗表现,使得全世界对柴油机的认可度大大降低。

5.未来乘用车市场将淘汰柴油机,但不会淘汰内燃机。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国内被吹爆的柴油机,不仅仅在国内没有市场份额,在全球市场层面的消费量都在大幅度下滑。

国内市场方面,2024年全年的柴油机销量16万台(乘用车),占比不足1%,韩国市场的柴油机销量不足6%,整个欧洲市场的柴油机市场份额占比不足12%。

图片

至于北美,从来都不是一个喜欢柴油机的市场。

柴油机曾经是欧洲的特色技术路线,但如今的市场份额占比已经非常小,最典型的当属英国市场,柴油机的市场份额从十年前的48%,一路崩到了今天的不足4%。

全球市场不买账柴油机,主要是几个原因。

图片

一个是,柴油机的排放税很高,尤其是在欧洲市场,柴油机因为各种排放不达标的原因,为了限制消费者选择柴油机,所以会收取更高的排放税来限制柴油机的销售。

另一个,欧洲市场的柴油机当时受欢迎是因为成本更低,但目前混合动力车型的成本远远低于一切技术路线,所以在很多市场,比如说韩国、北美、欧洲、国内市场,混合动力车型的销量占比非常大。

短时间内超过了柴油机,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图片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其实柴油机也只是在欧洲进行了小范围、短周期的流行,在全球的乘用车市场,柴油机都不是一个重要的技术路线。

核心原因是柴油机的技术结构和柴油的特性,决定了它不能在更寒冷的地区使用,同时柴油机是很多地区的战备资源,在一定意义上限制乘用车板块中的柴油机发展也有必要。

图片

退一步来看如今的全世界消费选择。

第一仍然是汽油机,且汽油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是主流,乘用车的发展路线都会围绕着汽油机发展。

比如说在国内市场,汽油机、装备汽油机的混合动力产品累计销量占比超过了70%,柴油机的占比不到1%,纯电车的占比在23%左右。

图片

柴油机在国内基本上没人买,或者说买柴油机的都是货运。

海外市场对柴油机的抛弃,就是因为混合动力产品已经被全面感知到,不过和国内的插电混动不太相同,海外市场的混合动力车型基本上都是丰田本田这种不插电混动。

以北美市场为例,2024年的销量增长来源于混合动力车型的强势发展,福特、丰田、现代等混合动力车型的表现优秀,引发了购买热潮,这种混合动力车型不用充电,但油耗非常低,日常使用成本是汽油车的50%左右。

图片

看得出来,北美市场拒绝柴油机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有更好体验感的混合动力汽油路线登场,他们对柴油机进行了一波大洗牌。

其实从柴油机的特性来看,其作为发电机、货运机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家用车内燃机,家用车的数量庞大,柴油机的确会产生更多的排放,而且对技术的要求更高,好的柴油机的确动力强、油耗低,但很多企业没有设计、生产、制造柴油机的能力。

这大大限制了柴油机的普及,相比之下生产汽油机的压力就小了很多,虽然汽油机在动力方面不如柴油机,但目前配合着电机的混合动力系统,动力远远超过了柴油机。

图片

比如说国内的混合动力系统,随便一套拿出来都拥有7秒多的加速能力,这是同排量柴油机无法达到的高度。

而且,日常的用车成本、排放、油耗表现都要比柴油机更好,所以全世界对柴油机的认可度大大降低。

未来,整个乘用车市场一定不会淘汰内燃机,但会淘汰柴油机,毕竟以汽油机为底层架构的混动系统,真的太棒了。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