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5年春节期间,AI写对联、生成表情包、生成祝福语等功能刷屏,AI拜年成为新趋势。
2.百度推出“AI拜年”功能,用户可以选择祝福语、上传图片、调整提示词,生成个性化新年贺卡。
3.除此之外,百度APP的“瞬移世界拜个年”活动让用户上传10-20s的视频,选择全球不同著名景点实现全球拜年。
4.借助百度自研的iRAG技术,AI生成的数字人拜年效果更加自然,表情和说话节奏也更符合真人实际状态。
5.从祝福贺卡到旅游搭子,再到AI视频全球打卡,AI大模型正逐渐下沉到千家万户,让更多人体验AI生成的力量。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这届AI一路卷到了春节。
今年春节期间,AI写对联、AI生成表情包、AI生成祝福语等功能一路刷屏。
在2025年的春晚上,蛇年的第一个爆梗也来自AI——举着两条红手帕的机器人集体出镜,上演了一段秧歌。
不过,破圈的不仅是扭秧歌的机器人。
除夕和家人坐到电视机前,我看到一年前对AI还不算熟悉的爸妈,已经开始玩起AI拜年。
一键花式拜年
这波AI拜年着实有点东西。
我妈甚至给家里的狗子生成了一张贺卡。
(家里的狗子在故宫向大家拜年啦)
过程也很简单——选择祝福语、上传选好的图片,调整提示词,就生成了一张个性化新年贺卡。
这只是功能之一。
打开百度,搜索“AI拜年”,一堆用AI写新春祝福语、拍拜年照片的功能也出现了。
不少网友,还把AI贺卡传上了“新年祝福墙”。到大年初一晚上,累计上墙的祝福已经超过57万份,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比图片贺卡更有氛围感的是视频拜年。
前几天一位郑州大妈在法国凯旋门、悉尼大剧院前跳广场舞贺新年的视频"火了"。看了看她的视频,主要是借助AI视频生成,让三个郑州大妈的"影分身"与凯旋门融合,跳舞恭贺新年。
这个功能的操作也很简单。在百度APP的“瞬移世界拜个年”活动里。用户上传10-20s的视频,再选择全球不同的著名景点,就能实现足不出户实现“全球拜年”。
还有适合 I 星人的拜年神器。
害怕打视频电话尴尬的 I 人们,只要三步——上传图片,选择AI生成的拜年祝福语,选择AI人声,就能用曦灵数字人生成专属数字形象,给亲朋好友拜年。
还有些能带来福气的操作,也是超出了我的脑洞。
在文小言发起的“春节抱财神”活动中,大家上传一张有双臂出镜的照片,就能和财神爷的拥抱。当然,把财神换成其他任务,也同样能实现拥抱的效果,而且不受空间、时间、角色的限制。
除了和财神"贴贴",AI的生成能力也激发了更多脑洞,已经有一堆网友玩起了抽象。
有人把霸王龙放进了新年的街道,面对这个庞然大物,人们还是冷静过街,看样子是把它当吉祥物了。
还有用户利用AI生成一个奥特曼在城墙上跳街舞的拜年视频,也是科幻与传统合璧了。
甚至还有网友让灭霸和蜘蛛侠来了一段“江南style”的景点骑马舞。
破圈背后:AI技术“下沉”
就在这两天,在微信群、朋友圈、抖音、小红书上,不断有用户发表自己亲手制作,新鲜出炉的AI作品,还登上了热搜。
还有一堆AI智能体在陪伴大家过年——百度APP里有全国34个省市的旅游搭子。用户可以和搭子们「打电话」,感受到不同地方AI搭子们到地道乡音。
(芙小兰甚至穿了湖南的冬季“省服”)
要提供这么多花式功能,还要支撑数千万甚至上亿普通人的使用,AI生成内容的准确性与可控性非常重要。
百度自研的iRAG(Image-based 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技术,恰好能解决这一问题。
与传统的文生图技术相比,这项技术通过结合检索增强和图像生成,提升图像生成的质量和准确性。
百度搜索的图片库,也为图像生成提供外挂。我们了解到,当用户提出特定需求时,AI就会去库里检索真实照片作为参考数据,同时分析结构元素,根据真实图片信息生成图片。
“数字人拜年”有用户反映略微有些生硬,但相较之前,目前到效果已经有了很大进步——它的表情更自然,说话节奏、语气也更符合真人实际的说话状态。
这主要是基于图像识别、动作驱动技术以及唇形驱动技术。
这次的数字人拜年,只需要一张真人照片就能生成数字人,对大模型的图像识别和特征提取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曦灵数字人图片上传界面)
我们了解到,曦灵AI首先通过大模型图像识别算法提取人脸特征,然后利用动作驱动的算法模型对面部运动进行建模,并通过实时渲染与细节的算法调整,还原光线、提升皮肤质感,让图像动起来也自然。
唇形驱动技术,是根据识别到的声音元素和说话的节奏音调,生成与音频完全同步的唇形动作,让数字人口型更自然说话更加自然流畅。百度告诉我们,生成的数字人唇动准确率能达到95%以上。
从祝福贺卡到旅游搭子,再到AI视频全球打卡;从专业人士常用到普通用户上手创作,AI大模型正在借春节的东风下沉到千家万户,让更多人体验AI生成的力量,感受科技的温度。
今年你用AI拜年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