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万里系家国。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考察调研历时30多天,走过12省区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从今天开始,《焦点访谈》推出系列节目《足迹》。让我们一起跟随总书记的脚步,看看奋进的中国。悠悠万事,民生为大。2023年夏,海河流域性特大降水让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的第六埠村受了灾,去年2月初,习近平总书记到这里看望大家,给予关怀和鼓励。一年过去了,人们的生活怎么样了?他们的春节准备怎么过呢?春节前,记者首先来到了这里。
春节临近,第六埠村年货大集上的人熙熙攘攘,新春文化大舞台也正在抓紧搭建。今年春节,村里想热热闹闹办几场演出,所以早早发出了节目征集令。
村委会门前的广场上,有节目的村民在忙着排练。村支书郝庆水一有空就来盯排练,还时不时地给演员提点意见。
2024年对第六埠村来说是收获满满的一年,村集体收入从2023年的700万元上升到1500万,翻了一倍多,村民的钱包也更鼓了。
现在的第六埠村,蔬菜丰富、产业兴旺,看不出任何曾经受灾的痕迹。第六埠村被称作“京津蔬菜第一村”,是为京津地区供应蔬菜的菜篮子,蔬菜种植是村民的主要生计。
可在2023年夏天,一场洪涝灾害让第六埠村大片土地被淹,村民们的2000多个蔬菜大棚就在其中。
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党委书记 村委会主任 郝庆水:父老乡亲们以后的生活怎么办?就盼着水快退了,退了看看到底淹到哪种程度,怎么快恢复生产。退水时机到了,市内六区的应急设备全部派到我们东淀,用了十天基本把自己排不出去的洪水全部抢排出去了。
这时,已经具备恢复生产的条件,水退一尺,郝庆水就组织大伙跟进清理一尺。水灾发生40多天后,村民们已经开始抢种下一季蔬菜,后续政府灾后补贴及时发放,最大程度减少了村民的损失。
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党委书记 村委会主任 郝庆水:两千多栋大棚恢复了一千二百多栋,抢种了冬小麦1223亩,蔬菜抢种了1200多亩。
灾区群众是习近平总书记最大的牵挂。202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天津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的第一站就来到第六埠村,他走进大棚察看蔬菜长势,向菜农详细询问情况,并对当地积极组织生产自救,抓紧时机“水退人进”、能种尽种的不等不靠主动精神表示肯定。
当时,总书记去的就是种菜大户张凤文家的大棚,村里人都叫她二嫂子。
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村民 张凤文:总书记看着那些个菜,他说这菜这么新鲜,这么丰富,都是你自己种的吗?我说是,他说感谢你们为京津冀提供了这么好这么新鲜的蔬菜,丰富了春节的菜篮子。
去年,在第六埠村,总书记留下希望乡亲们依靠自己的双手重建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的嘱托。
这一年,二嫂子在总书记亲切的肯定和鼓励下,更加有了干劲。洪灾后,她家修建了更加结实的大棚,在全家的努力下,蔬菜也有了更好的收成。
快过年了,要买蔬菜的人比平时更多,二嫂子早早在社区微信群里发起了接龙。
二嫂子脑筋活络,总能想出增加销量的方法。
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村民 张凤文:大家好,看西兰花了,看咱这西兰花,又嫩又漂亮,我一给他照,孩儿他爸爸起洋白菜呢,特别好的洋白菜。一看,现起,他就又接龙,又加,加单。
二嫂子说,虽然遭了灾,但有各方帮扶,有困难也不怕。只要自己有干劲,有精气神儿,日子就能越过越好。
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村民 张凤文:一年比一年好,人们就是什么啊,买了车惦记着买楼,老恨不得上上头走。甭管干什么,你得舍得辛苦,舍得受累,你得坚持着干,肯定错不了。
忙完了手上的活,村民们都喜气洋洋地去办年货、赶大集,书记郝庆水却心事重重。牢记总书记的嘱托,2024年,郝庆水带着村民立足本地特色,一直在尝试新的增收渠道。搞研学、发展文旅、壮大特色农业,这些都取得了不错了成绩。现在,他又开始琢磨村子来年发展怎么破题。“京津蔬菜第一村”的名号有了,但怎么擦亮这个牌子,还得努把劲儿。
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党委书记 村委会主任 郝庆水:我们这个村六千万斤的产量,160多个蔬菜品种,在我们看还是品种普通,销售渠道单一,所以说我们成立了农副产品销售公司。引进的新品种必须落地,新的销售渠道必须开通,村民们受一样的累,可能附加值高,这个是我们应该做的。
2024年,村里的农副产品销售公司成立后,郝庆水请了外面的技术员引进新的蔬菜品种进行试种。现在,部分新品种已经长成,年后的销路是他当下最关心的问题。
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党委书记 村委会主任 郝庆水:其实它的优势是产量高,它的劣势是个头大,卖我考虑劈着卖还是,一家吃不了。我估计一颗五六斤是有。产品再好销不出去都是零。
新的一年对郝庆水和村民们来说,注定是忙碌而充实的一年。不仅要为村里的农产品种植拓展思路,还要进一步打开市场、拓宽销路。
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党委书记 村委会主任 郝庆水:2025年我们预期更好,因为现在干劲特别足,大家都在想事谋事干事,一定把我们的村子建设得更漂亮,让我们的父老乡亲们生活更美好,让总书记放心,让党中央放心。
过年了,开开心心过个年,这是郝庆水和村民们的愿望。这一年,第六埠村村民牢记总书记的嘱托,靠自己的双手重建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这是奋进的一年,也是幸福的一年。
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村民:这街面东头都倍亮堂,一年比一年强。
2024年 我们一起走过春夏秋冬
一道经历风雨彩虹
一个个瞬间定格在这不平凡的一年
让我们循着总书记的足迹
看伟大祖国的成长
感受奋斗的力量
过去的一年和今年年初,我们经历了不少考验,地震和极端天气引发了严重灾害。
2025年1月7日,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开展人员搜救,全力救治受伤人员,妥善安置受灾群众。
在各方努力下,现在,灾区群众安置工作持续推进,各安置点的生产生活恢复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白坝应急物资储备库物资发放负责人 拉巴顿珠:目前的物资保障比较充足,能够保证受灾群众温暖过冬。
灾害面前,群众的冷暖、灾后的重建,是总书记心头最重要的事。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积石山发生6.2级地震,波及甘肃、青海。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并要求全力开展搜救,妥善安置。
2024年的青海、甘肃之行,习近平总书记叮嘱要做好灾后重建工作,确保群众安全温暖过冬。
2024年8月,葫芦岛市绥中县明水满族乡祝家沟村遭受严重洪灾。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了解灾后恢复重建进展,叮嘱当地干部务必安排好群众生产生活。
辽宁葫芦岛市绥中县明水满族乡祝家沟村村民 冯丽杰:党和政府就是我们的依靠,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我们都有信心,齐心协力把家乡建设得越来越好。
一项项重要部署
一次次悉心叮咛
全面重建的蓝图已展开
青海海东市民和县金田草滩新村村民 张青霞:新家非常宽敞,这两天买了点家具,全部摆到房子里面,全家人住到一起了。
总书记的足迹,饱含人民至上的情怀,蕴含“国之大者”的擘画,也映射着执政党的初心使命。越是风急浪高,越见砥柱中流;经历灾害大考,更增前行信念。
我相信,所有的受灾地区。灾后重建工作都会有一个好的效果,各级党委、政府都是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至上。人民最困难的时候,党和政府就是你们的依靠。一定会帮助你们克服困难,重建家园。
新征程上 每一个人都是主角
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
让我们来听听 你有什么美好的小愿望?
大家都辛苦一年了 新年有什么愿望啊?
希望我那小门脸儿越干越好。
全村人们都过好日子,越来越好。
祝大家都有个好身体。
祝爸爸妈妈身体健康
祝我们家宝宝胖胖的,棒棒的。
祝大家2025年
身体健康
小日子越过越红火
过年好
(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