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13

评论

2

3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火箭军某部某连—— 坚守深山里,无名铸威名

来源:解放军报·中国军号

图片

“班长,这是送给我的?”

傍晚,巡线归来,火箭军某部某连列兵钟建平收到了一件特殊的新年礼物——一个手工制作的火箭模型,虽然造型简单,但通体油漆上色,正中间还有一颗红色的五角星。

“对,你一直遗憾没有亲眼见证导弹飞天,我就用之前巡线时捡来的竹子,制作了这支小‘火箭’,希望它能给你带来奋进的力量。”

钟建平手捧着火箭模型,白天巡线时的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春节前的一天,官兵们匆匆吃过早饭,开始穿戴装具——为保障阵地和营区用电安全,每年此时他们都要对线路进行一次全面巡查。

这是钟建平第一次参加巡线。“不就是出去转一圈嘛。”集合列队时,钟建平有些不以为然。

去年3月,怀揣亲手发射导弹的梦想,钟建平入伍来到火箭军部队,没想到下连后成为一名守山兵。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让他一度失落不已。

“安全绳、绝缘手套、绝缘靴、电阻测试仪、自热干粮、饮用水,每一样都要仔细检查,看是否带齐了……”一级军士长安军伟不断提醒着大家,每个细节都一一叮嘱。

今年是安军伟入伍的第30个年头,他将在年底满服役期正式退休。

车抵半山腰,余下的路只能步行。“大家注意,左侧有暗坑”“脚下湿滑,上坡慢一点”……看着走在队伍最前面的安军伟从容自若,自己却上气不接下气,钟建平感到巡线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轻松。他不禁好奇,四周地形看似一模一样、难辨方向,为什么班长却像开了“导航”?

“扎根连队几十年,山里的沟沟坎坎都印在脑子里了,再熟悉不过了……”安军伟边走边聊。

30年前,安军伟与战友一起进驻大山,成为连队首批“创业者”。没有电、不通车,官兵们肩挑背扛,运来物资器材,燕子垒窝般建起阵地电力系统。

“在满是石头的地面上筑塔基,一镐下去,震得虎口生疼。一天干下来,浑身酸痛……”

“原来班长经历这么多困难,我入伍不到一年,就觉得这里条件苦,跟他吃过的苦比起来实在不算什么……”想到自己之前的表现,钟建平心生愧疚。

分到连队之初,眼看梦想难以实现,钟建平打算服役两年就退伍。了解到钟建平的想法,安军伟经常找他谈心,帮他解开“思想疙瘩”,但钟建平工作训练仍感动力不足。

人的成长,有时只需要一个契机。

不一会儿,第一座电塔到了,班长掏出望远镜、放飞无人机。“一定要排查杆塔有无倾斜、固件有无松动、接地线是否生锈,不放过一个安全隐患……”钟建平边听边记,并在一旁辅助作业。他发现,巡线表面上看就是转转、查查,但极考验眼力,不经过扎实的专业学习,根本无法胜任。他终于明白,班长一再要求他背记电路图、反复练操作的用意。

此处一切正常,队伍继续行进。这时,山外响起爆竹声,勾起了安军伟的“过年记忆”。

“17年前的除夕,冰冻雨雪灾害造成一个哨所的电杆倒塌。我们抬着电机上山抢修,5公里的山路,4个人走了将近一天,就是为了确保线路尽快恢复畅通……”

“15年前的春节,大雪封山,运送物资的车开不进来,大家因陋就简做了一顿年夜饭,吃得却非常开心……”

“10年前的新春,新宿舍楼建成,官兵一起乔迁新居,好不热闹……”

安军伟讲述春节往事,钟建平听得专注,对班长经历的“山中岁月”有了深刻感悟——30年,没有坚定信念,不可能坚持下来;没有奉献的精神,同样走不到今天。“我无名国有名,以无名铸威名”,一茬茬守山官兵的想法其实很朴实:为了守好大国重器,吃再多的苦也值得。

“班长,让我来吧。”天色渐晚,巡查到最后一个点位,钟建平自告奋勇。系上安全绳,登上电塔,视野顿时开阔起来,他远远看到山的那一边,几颗烟花在空中绽放。

“导弹腾飞的烈焰,可比烟花壮美多了……”思绪转回,钟建平凝视火箭模型,终于懂得了班长为何一路分享那些故事,为何送给自己这个礼物。

“班长用这种方式告诉我,坚守深山阵地,就是护佑长剑飞天。”钟建平说。

夜幕降临,山外万家灯火,营区静谧安然。钟建平打开日记本,写下心中愿望:“我要成为班长一样的守山兵。”

(解放军报·中国军号出品)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