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1

评论

1

2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一碗手擀面 敬祝岁月长——东乡美食贺新春之“手擀面”

图片
图片
手擀面,堪称面食文化的元老级存在。回溯到2002年,青海省喇家遗址出土了一个神秘的碗,里面盛满了形似面条的实物。经科学鉴定,这竟是4000年前的先民用小米粉精心压制而成的面条食物。这个发现,让世界对面条的认知往前推进了两千年。

图片

穿越历史的长河,面食早已是西北地区群众最喜爱的主要食物之一。在东乡美食文化中,特别是在佳节期间,手擀面是最必不可少、最有仪式感、最有美好寓意的面食,更是对厨艺水平的一次考验。

图片

夜幕降临,鞭炮声一阵紧似一阵,孩子们的戏耍声不绝于耳,空气中弥漫的年味也愈发醇厚浓郁。到了除夕之夜,在东乡河滩、唐汪等地,吃面的习俗各有特色。十有八九的家庭,年夜饭里都以长面为主食,也有一些家庭偏爱饺子。但无论是长面条或饺子皮,只要条件允许,大家都会选择手擀而不用机器,因为手擀面不仅吃起来更加顺滑劲道,还有驱“擀”邪秽的美好寓意,承载着人们对新一年的殷切期盼。

图片

到了大年初一、初二、初三,东乡的餐桌便变得丰富起来,各种美食争相登场。有的喜欢吃火锅,一家人围炉而坐,寓意红红火火;有的喜欢弄一大桌炒菜,五花八门的,寓意五谷丰登;也有的喜欢炖一大锅香气四溢的牛羊肉,再蒸一条黄河鲤鱼,寓意年年有余。然而对于有些人来说,无论餐桌上的大鱼大肉多么丰盛,要是没有一碗面,总感觉意犹未尽,甚至像是没吃饭一样,俗话叫“不咋吃”,我们通常称他为“饭肚子”。此时又该手擀面上场了,暖心又暖胃,为这顿丰盛的晚餐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还有些家里,从除夕到正月结束,手擀面几乎顿顿不缺席,它满载烟火与温情,让这份新春的仪式感,在舌尖延续整整一个月。

图片

在东乡,手擀面有许多种吃法,或许这也是大家久吃不厌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技法形制上,有长面条、斜旗花、雀舌、饺子皮等不同形态,由于东乡面食大多以技法命名,因此,这些手擀面还会被冠以其他名称。在吃法搭配上,最常见的有臊子面、浆水面、醋汤面、油泼面,还有炒面条、白皮面等;其中臊子面更是花样百出,牛羊肉、西红柿、土豆、辣椒、菠菜、豆腐、粉条等自由组合,有荤有素,完全取决于个人口味和食材方便。东乡人对面食的喜爱可谓是深入骨髓。要说最喜欢的,那还非浆水面莫属。在品尝东乡手抓时,搭配一碗浆水面,可以解腻增香、消食开胃,这种绝配不仅满足了味蕾的需求,更体现了东乡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图片

一碗手擀面,敬祝岁月长。无论美味的臊子面还是独具风味的浆水面,每个人记忆中都有一种不同的味道,那是从小时候就烙在内心深处的妈妈的味道,是家的味道。东风拂面来,又逢一年春。愿在外拼搏的东乡儿女都能实现团圆梦,回家吃一碗妈妈做的手擀面,感受那份浓浓的亲情与家的温暖。
图片
撰稿:杨孝辉
编辑:唐雨晴
审核:唐   鹏
责编:胡发伟
监制:汪丽媛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