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蛇献瑞,喜迎新春。在毕节这片土地上,可以找到许多与“蛇”有关的地名。你知道毕节有多少含“蛇”的地名吗?
据不完全统计,《毕节市标准地名录》中收录与“蛇”有关的地名共34个,包含陆地地形、居民点、群众自治组织、非行政区域、纪念地旅游景点、交通运输设施等类型,如蛇山、蛇洞、蛇家沟、蛇倮梁子、蟒蛇冲、蛇场、蛇街、老蛇坡大桥……这些地名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陆地地形中含“蛇”的地名有15个,分别为七星关区小坝镇的蛇口洞、七星关区岔河镇的蛇洞、大方县安乐乡的老蛇爬岩、大方县长石镇的白蟒坡、金沙县岩孔街道的蛇洞沟、金沙县安洛乡的蛇掉岩、织金县官寨乡的老蛇山、威宁县金钟镇的蛇山、威宁县龙街镇的蛇歪坪子、威宁县东风镇的老蛇包包、威宁县新发乡的老蛇泡、赫章县哲庄镇的蛇倮林场、赫章县兴发乡的蟒蛇冲消水洞、赫章县罗州镇的蟒子沟洞穴。
居民点中含“蛇”的地名有12个,分别为七星关区田坝镇的蛇场坝、七星关区大新桥街道的蛇家沟、黔西市素朴镇的蟒蛇沟、金沙县木孔镇的蛇家湾、织金县白泥镇那里村的蛇场组、织金县黑土镇打括村的蛇场组、威宁县炉山镇的蛇场、威宁县兔街镇的蛇鸡姑、威宁县龙街镇的蛇歪院子、赫章县辅处乡的蛇期嘎、赫章县兴发乡的蟒蛇冲、赫章县珠市乡的发蛇窝岩洞、百里杜鹃管理区金坡乡的蟒洞。
行政村中含“蛇”的地名有3个,分别为纳雍县猪场乡蛇场村、威宁县羊街镇蛇街村、赫章县松林坡乡蛇倮冲村。
非行政区域中含“蛇”的地名有2个,即纳雍县水东镇新民社区的蛇草坝和蛇场坝林区;纪念地旅游景点中含“蛇”的地名有1个,即威宁县羊街镇的蛇街人民公社旧址;交通运输设施中含“蛇”的地名有1个,即织金县官寨乡的老蛇坡大桥。
这些地名中,最为人熟知的当属蛇场、蛇街,它们均以生肖“蛇”来命名。说起蛇场、蛇街,还得从毕节清朝时期的赶场方式说起。
道光《大定府志》记载:“城乡市集之日,谓之赶场,犹他处云‘赶墟’‘赶集’也。大定各场,多以十二辰配象名之。子日场期谓之鼠场,丑日场期谓之牛场,由寅卯以次推之,有虎场、兔场、龙场、蛇场、马场、羊场、猴场、鸡场、狗场、猪场之名。大率村寨之成聚落者,附近民苗各以牲畜、米、盐、货、布诸物市集交易,必有定期,故以十二辰日轮流分配,苗人记年月皆呼配象,盖倮罗夷俗也。至异地而同日者,或以大小新旧别之,或冠以地名,如六龙场、白蜡场,则有不纪辰日者矣。”
用十二兽属相纪日赶场,如今织金县仍沿袭这种赶场方式。比如,逢亥(猪)日、巳(蛇)日,以那镇、白泥镇、黑土镇、三甲街道、化起镇、后寨镇等地赶场;逢酉(鸡)日、卯(兔)日,自强乡、阿弓镇、鸡场乡、板桥镇等地赶场。
据《大定府志》记载,大定府亲辖地有两处“蛇场”,一处是“悦服里凹革,城西九十里,蛇场”,另一处是“沙子坡,城西一百八十里,蛇场”。黔西州安德里右四甲有村寨“蛇场”,谓“九里(黔兴里、安德里、崇善里、西城里、敦义里、新民里、新化里、永丰里、平定里)所属之场,见于(黔西)州志者凡二十二,曰龙(场),城西三十五里;曰蛇(场),城南二十里……”
平远州也有两处“蛇场”,一处是敦仁里右九甲的“白泥蛇场”,该地名沿用至今,即织金县白泥镇蛇场组(《贵州省织金县地名录》称其为“蛇场坡”);另一处是怀忠里右五甲的“化溪蛇场”(今织金县化起镇)。同治十三年(1874)冬,山东巡抚丁宝桢在请假回乡修墓期间,为化起蛇场的“兴贤义塾”题写匾额。光绪《平远州续志》记载:“兴贤义塾在化起蛇场,距城六十里,举人周光藻、监生王锡恩等捐建,置产延师,诲一方子弟,丁文诚公题曰‘兴贤义塾’。”
威宁县羊街镇蛇街村新貌
因在巳日赶场,毕节市的部分村寨被称作“蛇场”。比如纳雍县猪场乡蛇场村“因位于古代以生肖蛇命名的集市,故名”,威宁县羊街镇蛇街村“以十二生肖巳日赶场得名”。追溯蛇街的历史,上点年纪的人或许知道“蛇街公社”这个名字。该地在清朝时系白族聚居的地方,彝语称“色罗”(意为“杨桃树”)。清朝初期,该地设市场进行物资交易,逢巳日赶场,故称“蛇街”。新中国成立后,设立蛇街乡,1958年为蛇街管理区,1962年为蛇街公社,1984年为蛇街乡,1992年更名为羊街镇蛇街村,并沿用至今。
纳雍县猪场乡蛇场村村貌(马也 摄)
有的地方因有蛇出现而得名,比如七星关区岔河镇双华社区北面的蛇洞,以蛇得名,“该洞穴里面蛇虫较多,故名蛇洞”。赫章县松林坡乡蛇倮冲村,“因传说很久以前这里冲子草木丛生,蛇多,故名”。赫章县珠市乡中心和大冲居民点境内有山峰曰“发蛇岩”,有洞穴曰“发蛇窝岩洞”,《毕节市标准地名词典》称“该地名来源于动物名蛇,因此洞内有蛇活动,故名”。该洞长20米、宽5米、高2米。赫章县罗州镇海子村海子组与半坡组交界处的蟒子沟洞穴,“传说古代有两位老人坐在洞里抽烟,不小心把烟头掉在坐的那地方,突然坐的那里不停地动起来,才知道他们坐在一条蟒蛇之上,故名”。该洞长1000米、宽10米、高4米。
赫章县松林坡乡蛇倮冲村村委会办公楼(陈发高 摄)
蛇的形状蜿蜒,毕节多有山水以蛇为名。比如七星关区大新桥街道北面的蛇家沟来源于地理位置,“因居住在沟边,且沟形状似蛇弯曲,故名”。威宁县炉山镇营山村的蛇场山区,“因此地地形像蛇,故而得名”。赫章县兴发乡东面的蟒蛇冲消水洞来源于地理特征,“因昔日人们把水引到洞内后……洞口吸水时如蟒蛇一样,故名”。该洞长约300米、宽6米、高4米。
威宁县羊街镇蛇街村大麦冲天然湖
赫章县哲庄镇还山村的蛇倮梁子因地形像蛇而得名。1936年3月12日凌晨,一场激烈的战斗在这里打响。敌纵队司令万耀煌率领13师耀武扬威、长驱直入,进入红军的伏击圈。伏击战打响后,贺龙亲临前线,在炮声隆隆、弹丸横飞的蛇倮梁子指挥作战。红军在三锅庄、桃园大丫口、哲庄坝等地段将敌军分割包围,围敌夏楚中旅于桃园、围敌潘祖信旅于哲庄坝,把敌人打得落荒而逃,险些活捉万耀煌。如今,蛇倮梁子已变身蛇倮林场,成为郁郁葱葱的林海。该林场海拔1900米,长500米、宽360米,主要种植华山松和黄松,主产中药材、黄花菜,还有野兔、锦鸡等野生动物。
你知道毕节还有哪些
含“蛇”的地名?
请在评论区留言
和小编一起搜寻
回忆其背后的故事
文/毕节试验区杂志社 程 红
编 辑:侯宏宏 陈再雄
编 审:孙良贵 李金贵
监 制:杨 超
总 监 制:李 霓
来 源:毕节试验区杂志社新媒体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