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片:李雄风 秦钰雯
编导:刘忱雨 袁晓睿
摄像:陈思强 段炼 刘忱雨 袁晓睿邓攀 彭子涵 宋婉雪 张子贤
航拍:陈思强
后期:邓攀 刘忱雨
指导老师:李雄风 秦钰雯
出品:湖北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我是武汉伢。小时候父母常对我提起,长江江心有一片生态绿洲,叫天兴洲。
记忆里,父母带我坐公交车到一处码头,然后换乘轮渡上岛。记得那时空气里湿润润的,地上满是泥泞。烟雨里的桑树、挂着露珠的菜薹、陷着泥脚印的滩涂……这些元素,构成了我儿时对它的全部印象。
去年,当我再次登上天兴洲,看到了完全不一样的景象:鸟儿多了,游客也多了,水泥路代替了泥泞小路,耕地从“小而散”变成集中连片,农家乐、采摘园等农业新模式带火了乡村休闲游。
而且我还打听到,以前乘坐的那辆公交车的司机,快要退休了。这件事情,成为我们创作这部作品的出发点——通过594路公交司机曾令成的视角,讲述他与乘客、与天兴洲的故事。
为了让每一处细节都能真实反映天兴洲的变迁,正式开拍前,我们团队做了三次调研。
首次调研,我们与曾师傅面对面地深入访谈,知晓了他多年如一日坚守594路的故事。今年60岁的曾令成是天兴洲人,1998年长江流域遭遇特大洪水后,武汉市在北洋桥村建了移民新村绿岛小区。为了方便村民往返天兴洲与绿岛小区,2000年594路开通。2009年,曾令成开始跑594路,一跑就是15年,期间曾被评为“武汉市劳动模范”。公交车队的人调侃他为“村长”,村里人则亲切地称呼他“594”。
594路对于当地人来说到底多重要?第二次调研,我们赶了个大早,亲身体验了594路的魅力。车上的老村民赶最早一班车去岛上种菜,然后把成熟的蔬果挑到岛外售卖。大家都是街坊乡亲,一路上聊得火热。我们深刻体会到,594路不仅是一条连接城市与岛屿的交通要道,更是连接人心、传递温情的纽带。
曾师傅说,因为594,他与很多乘客相识相知,成了好朋友。他有几位印象深刻的朋友:一个是任飞,村里的大学生,这几年回到天兴洲办农家乐,听说搞得还不错!还有一个是明亮,第一次见他的时候,他带着望远镜等“长枪短炮”,后来熟络后知道他喜欢来天兴洲观鸟。
所以,第三次调研,我们踏上天兴洲,和任飞、明亮聊了聊这几年的洲上的变化。
当天上午,我们来到任飞老板的农家乐,了解了他回归家乡创业的心路历程,以及农家乐为乡村振兴带来的积极影响。中午边上,正值农家乐最忙碌的烹饪阶段,我们和进店吃饭的游客聊了聊,也抓拍到任飞招待顾客、厨师烹饪美食、游客享受美食的瞬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任飞说,生态变好了,游客变多了,农家乐也做得越来越有盼头。店里的员工都是本地的乡亲,现在每年收入能比以前提高4到5万元,日子越来越好了。
暂别任老板,下午我们与明亮老师一同前往滩涂,亲身体会到通过望远镜观察鸟类的趣味,也从中看到了天兴洲生态环境的改善。明老师是武汉市观鸟协会秘书长,他告诉我们,天兴洲是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但在游客高峰期,人鸟抢地盘的情况突出,所以怎么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天兴洲发展的难题。好在后来洪山区在天兴洲洲头划出了禁行区,区园林局建起野生动物救助保护基地、鸟类监测智能识别系统,同时武汉市观鸟协会积极开展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宣教工作,提高大家保护的意识。
“在天兴洲越冬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鹳种群数量逐年上升,从2014年最初发现时的14只增加到2022年的59只。目前,天兴洲观测并确认的鸟类种数达238种,包括东方白鹳、鸬鹚等。”明老师介绍。
这次调研,让我们对天兴洲的生态环境变化有了更真切的感受。在之后的拍摄过程中,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天兴洲的“绿”,让乡亲们更加有底气,让外来人更加自豪。
而594路就是串联起天兴洲和外界的“通道”,有人来,有人回。“绿”是“围”不住的,因为“金子”会闪闪发光!
这部作品,不仅是对天兴洲生态环境变化的记录,更是对这片土地上人们的奋斗与坚守致敬。爱上洪山有N个理由,而天兴洲的蜕变与美好,无疑是其中最为耀眼的一个。让我们携手走进这片生态绿洲,感受它的魅力与活力,共同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美好。
春节期间
洪山区融媒体中心
联合洪山大学之城办公室
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
面向洪山辖区高校学生推出
大学生过年在“搞么斯”之
“我家乡的年味”主题短视频征集活动
展现自己家乡的年味
截止时间为2月3日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