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瓜多尔“雄狮少年”拜师学醒狮

在2025年新春佳节来临之际,羊城晚报国际传播项目“I See China”特别邀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厄瓜多尔籍留学生贺沛霖,担任“中国探秘官”。他跟随记者前往赵家狮非遗生活馆,向广东醒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赵伟斌“拜师学艺”,近距离感受醒狮这项蕴含吉祥寓意的春节习俗,在铿锵鼓点和矫健舞姿中,沉浸式体验岭南年味。

感受醒狮闹春,沉浸岭南年味

一踏入赵家狮非遗生活馆,贺沛霖立刻被满屋的醒狮元素所吸引:五彩斑斓的狮头、别具一格的醒狮涂鸦、华丽的表演服饰……他忍不住感叹道:“一进来就能感受到浓浓的喜庆氛围!”

鼓声骤起,两位“雄狮少年”腾空跃起,迅速吸引了贺沛霖的目光。身披艳丽狮衣的舞者时而俯身低探,时而高高跃起,狮头摇摆间,炯炯有神的眼睛忽闪忽闪,活灵活现地展现出狮子的威武与灵动。“太像真的狮子了!”贺沛霖惊叹道。他曾在电影《雄狮少年》中见过醒狮的英姿,如今近距离观赏,更深刻体会到这项技艺背后的艰辛训练、严格纪律与团队协作。

忽然,眼前的“狮子”猛然跃起,一口咬住悬挂的生菜,随即吐出,贺沛霖连忙伸手接住,满脸兴奋。赵伟斌笑着解释:“‘生菜’与‘生财’谐音,这一环节寓意‘财源广进’。”贺沛霖恍然大悟,连连点头。

“为什么醒狮在中国这么受欢迎?”贺沛霖好奇地问。

“狮子是瑞兽,象征吉祥如意,能够驱邪避害、带来好运。”赵伟斌介绍道。在广东,醒狮已有数千年历史,历经岁月沉淀,代代相传。它不仅是吉祥的象征,更代表着雄健、勇敢与力量,承载着浓厚的文化情感与精神动力。

贺沛霖告诉记者,他曾在广东韶关观看过醒狮表演,庞大的演出阵容、震撼的鼓声以及惊险高难度的动作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而今天,在赵伟斌的讲解下,他对醒狮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不仅仅是一种表演艺术,更是一种展现力量、献身精神与民族凝聚力的文化传统。

图片

拜师学习醒狮,体验非遗魅力

观看过表演后,贺沛霖跃跃欲试,赵伟斌便热情指导他体验醒狮的基本动作。

“左边,中间,右边……”在指令下,他蹲好马步,双手握狮头,认真模仿舞狮的姿态,尝试头部摆动、狮嘴开合、眨眼扇耳等技巧。随着动作渐渐流畅,赵伟斌开始增加难度,让他跟随鼓点起舞。然而,鼓声一响,节奏陡然加快,贺沛霖的步伐顿时有些慌乱,不禁笑着感叹:“这太考验我的协调性了!”

“鼓乐是醒狮的灵魂,能够引领舞步,听得懂鼓点,才能真正舞好狮子。”赵伟斌提醒道,舞狮讲究人与人的配合、人与鼓点的配合,唯有协调一致,才能展现醒狮的威猛与灵动。

“狮子的表情总是这么严肃吗?”练习过程中,贺沛霖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醒狮的‘内心世界’可丰富了!”赵伟斌笑着解释,“它能展现喜、怒、哀、乐、动、静、惊、疑八态。”两位徒弟随即演示,只见狮子时而怒目圆睁、马步前冲,如猛狮发怒;时而紧闭狮口、浑身颤抖,仿佛受到惊吓……一连串流畅的动作让贺沛霖连连称奇,“太生动了!”

最后,赵伟斌邀请贺沛霖为狮子点睛。“一点天庭,吉星高照;二点眼睛,眼观六路,鹏程万里……”贺沛霖兴致勃勃地执笔蘸朱砂,为狮子点上神采。赵伟斌介绍,点睛是醒狮表演中的重要仪式,象征赋予狮子生命,使其由静态道具化为灵动生灵,寓意带来好运与财富。

“这次体验让我非常震撼!”贺沛霖感叹,“要想舞好狮子,不仅需要技巧、力量和团队协作,更重要的是理解这项传统背后的文化内涵。”他表示,如今他对每一位舞狮者充满敬意,对醒狮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有了更深的感悟。

“在厄瓜多尔的一些华人聚居城市,每逢春节,中华文化中心或中餐馆也会举办小型舞狮庆祝活动,搭配传统装饰和特色美食。”贺沛霖说,“但今天的沉浸式体验让我对中国春节的这项传统习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不仅能让人们团结在一起,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认同。”

图片

总策划丨任天阳、林海利
总统筹丨胡泉、蒋铮
执行统筹丨赵鹏、李国辉
文|刘泳希 实习生 梁恩琪
图片、视频|温泽广 实习生 叶琪鸿
鸣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留学生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