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统计局安徽省调查总队发布了2024年12月以及全年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份,安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1%,环比下降0.1%,PPI同比下降2.3%,环比下降0.1%。
作为反映经济运行走势的先行指标,结合2024年全年物价总体走势并“穿透”到一些具体类别的数据变动来看,安徽最新的CPI、PPI数据信息传递出这样的积极信号:无论是消费端还是生产端,需求回升和市场修复更显清晰明确。
食品供需两旺,CPI总体走势稳
老百姓关心的物价是跌是涨?最能反映物价波动的,莫过于CPI指标了。
CPI数据很大程度受食物类价格影响,而我们老百姓关心的菜价、肉价等,又由供需关系决定。
“过年前这段时期,食品需求增加,但猪肉、淡水鱼、鲜菜、鲜果等主要食品供给也明显增加,总体呈现供需两旺态势。”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消费价格调查处处长、一级调研员邓泓分析道,生猪养殖企业年底冲量,加速出栏,猪肉价格环比下降3.6%;淡水鱼集中出塘,上市量大幅增加,淡水鱼价格下降2.9%。2024年12月份,气温较往常年份偏高,暖冬天气利于农产品生产储运,鲜菜、鲜果价格呈现“超季节性下降”:鲜菜、鲜果价格环比分别下降2.6%、0.9%。这四类对食品价格的下拉影响约0.75个百分点,接近食品价格环比降幅。
再从旅游看,12月份也整体进入淡季,叠加黄山免门票活动影响,旅行社收费、交通工具租赁费、景点门票价格降幅在0.6%至4.4%之间。
在我国CPI“篮子”商品中,食品占比相对较高。因此,由于供给的增加,食品价格下降,是CPI下行的关键因素。
但如果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则是呈现继续回升态势,2024年12月,安徽的核心CPI(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同比上涨0.5%。
专家认为,核心CPI连续回升,这说明一揽子增量政策和存量政策对总需求有所提振,带动核心CPI持续改善。
2024年已经过完,在发布12月CPI的同时,国家统计局安徽省调查总队还发布了安徽2024年全年的CPI,同比上涨0.5%,这一数据比2024年全国CPI增幅高0.3个百分点,这说明了什么呢?
邓泓认为,2024年安徽CPI高于全国的原因主要是鲜菜、猪肉、鲜果价格在三季度出现明显的上涨。因夏季高温、暴雨等极端天气,鲜菜、鲜果的生产供应受到较大影响,由此带来的价格上涨,推动安徽CPI在三季度回升到“1”字头,平均上涨1.2%。
总的来看,当前CPI总体走势较稳,整体波动不大。食品类价格下降,总体有利于老百姓基本生活。而从核心CPI走势来看,一揽子政策的实际效果正在逐步显现,这也凸显了2025年进一步提振消费、扩大内需的必要性。
工业下游产品出库加快
关乎工业生产的PPI数据怎么样?
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份,安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3%,环比下降0.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6%,环比下降0.4%。2024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2.8%,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8%。
虽然数据都是下降,但我们能看出同比降幅是在收窄的。比如从降幅来看,9月份PPI同比下降2.9%,11月降幅2.4%,到了12月变成2.3%,可以看出“降幅在下降”。
“从2024年12月安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数据来看,市场供求关系有所改善,部分行业价格趋稳。”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生产价格调查处处长孙悦说。
从各项原材料价格波动来看,也能得出这个结论。
从同比看,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价格降幅分别收窄3.3个、0.9个、1.3个百分点,合计影响安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降幅较上月收窄约0.25个百分点。
从环比看,则更加明显。水泥等非金属矿物制品连续3个月价格上涨。2024年10月至12月,安徽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环比涨幅分别为2.2%、1.4%、0.7%,其中水泥、石灰、石膏制品价格涨幅分别为11.0%、6.1%、1.3%。
孙悦认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的连续上涨,部分受宏观利好政策影响,包括一揽子增量政策、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均有利于改善非金属矿物制品的市场需求。“具体到水泥、石灰和石膏等产品,其制造价格显著上涨,主要受错峰停窑政策下市场供应减少、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信号等因素影响。”
另外,受“两新”“两重”等政策拉动,下游产品出库加快。这方面,一个典型的例证就是,电池市场需求好转,2024年12月份,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价格上涨0.4%,其中电池制造价格上涨2.2%。
进入冬季后,电煤市场需求较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煤炭加工价格分别上涨0.1%、2.9%。
PPI有望逐步震荡修复
新的一年里,大力提振消费被确定为经济工作的首位重点任务,并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2025年的CPI、PPI可能会呈现什么样的走势?
价格指数的波动主要受宏观经济大环境影响。从中长期趋势看,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为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创造的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没有变,这决定了供需条件将持续改善、物价将继续保持基本稳定并逐步回归到合理区间和扩张水平。
展望2025年,专家预计CPI同比涨幅有望持续回升。特别是一季度,节假日效应对CPI走势历来形成较强支撑。今年春节假期增加至8天,这对餐饮、电影、旅游出行等节假日消费带动将更强。
而从市场各方更为关注的PPI来看,随着增量政策渐进显效,市场供需关系得到边际修复,有望推动国内工业品价格回升。制造业PMI已经连续三个月处于临界点之上,去年四季度全国规上工业增加值明显反弹,生产端改善正在拉动原材料采购活动上升。同时,今年将发力治理“内卷式竞争”,也将对稳定工业品价格形成助力。预计,2025年一季度安徽PPI有望逐步震荡修复。(江淮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