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何道宽:伊尼斯批判理论的新“炮仗”

半个月前,李明伟教授来电,问我是否可以为汪旭博士的博论写几句话。我竟自不量力,欣然“受命”。为何说自不量力?因为我背负“五行山”,很难分心出力。“三重大山”至今压得喘不过气:大型“媒介环境学译丛”(深大+大百科)20本书收官在即,现在忙于最后5本书的清样校订;南科大的“全球城市文明译丛”希望我多多出力;北大出版社2025年即将印行的《谷登堡星汉》希望我快马加鞭,早日交稿付梓。但我还是欣然“受命”,何故?因为那也是“受命”于我自己的号召。


2013年,我在《帝国与传播》和《传播的偏向》第二版的译者序里写过这样一段话:“世人对伊尼斯的怠慢,却令人扼腕……容我振臂一呼,提醒学界:他的‘偏向论’和‘帝国论’,他对西方文明的批判和美国帝国主义倾向的批判是一座富矿,我们应当大力开掘之……我希望中外学者呼应,深化伊尼斯研究,以挽回因我们曾经的怠慢而造成的损失。”


同年,在《变化中的时间观念》第一版近万言的译者序里,我在第五节“‘帝国论’的警世箴言:美帝国主义批判”以上千言的篇幅阐述伊尼斯对美帝国主义的批判。


在2025年《变化中的时间观念》第二版的译者序跋里,我写下这样两句话:“我只想谈一个问题:如何继承并发扬伊尼斯的批判锋芒,警惕美国政客独霸全球的思想和冲动。”


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和深圳大学的两位负责人不约而同地敲定再版伊尼斯的《变化中的时间观念》,我想有两个原因,一是补足伊尼斯的传播研究三部曲,二是张扬他对美国军事主义的批判。


2023年4月,在深圳大学媒介环境学译丛第三辑的发布会间,我和汪旭博士短暂会晤,未及深交,但获悉他在深入研究伊尼斯,心有灵犀。今日拜读其博士论文《哈罗德·英尼斯传播思想研究》,十分振奋,迫不及待写下几句话,与读者和学界互勉。


汪旭的博士论文《哈罗德•英尼斯传播思想研究》穷尽英汉文献资源、博采众长、条分缕析、屡有拓展、且有发明。他弘扬伊尼斯传播思想体系,尤其突显伊尼斯的批判思想。


他写道:伊尼斯“影响了包括麦克卢汉、詹姆斯·凯瑞、伊恩·安格斯等在内的一批学者,同时在相当程度上打开了后来媒介环境学派的理论想象”。他又征引麦克卢汉思想圈子核心人物德里克·德克霍夫的话,借以彰显伊尼斯周围的群星:“多伦多大学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堪称世界知识的中心……在这里,一种全新的理论宣告诞生,这一理论将传播置于人类 文化和思想形成过程的首要位置。”


第三章“媒介·时空·文明危机:英尼斯传播思想的理论体系”大题大作,率先系统总结伊尼斯的理论体系,是为补缺和创新,也是了不起的发明。


第四章“思想遗产:英尼斯传播思想的承继与拓新”里,他专辟两节,深描伊恩·安格斯和玛丽·伊尼斯的贡献,弥补了我过去的疏漏,功莫大焉。他评说伊尼斯夫人玛丽·伊尼斯的贡献,就是了不起的发明。


王旭的博士论文“结语”有这样一句话:“……聚焦伊尼斯,为的是博观约取,返本开新,用以得出指导学科研究与社会发展的思想路径。”由此可见他志高远弘毅。他引述30余年前传播学建设的16字方针“系统了解,分析研究,批判吸收,自主创造”,并断言“中国的传播研究绝不是西方理论的简单移植,也不是西方霸权的学术附属,如何坚守文化本性,保持理性认识,重构学术道路仍是值得深入思考的关键问题”。


我要补充说,2022年3月26日,北京学者聚会提出的新16字方针“守正创新、融通中外、根植实践、引领时代”颇有新意,但稍嫌不足。我想要借此机会重申:新闻传播学必须要文理融合,方能为新文科建设做出贡献。


伊尼斯英年早逝,享年58岁,他的传播研究三部曲小书大作、思想密集、行文跳跃,恨不得把上下六千年、纵横数万里的人类文明史、媒介史、传播史一网打尽,怎么可能?他的著作难读难懂,我们可以原谅;对他的继承和弘扬,我们要勇于担当。


这个三部曲全都是在他病入膏肓的最后几年“亡命” “赶制”出来的。《帝国与传播》(1950)、《传播的偏向》(1951)、《变化中的时间观念》(1952)接踵问世。《时间》送达病榻时,他只能摩挲,不能翻阅了。他透支生命浇注的三部曲是永不凋谢的思想之花!他的媒介论、传播论、帝国论必将浇灌更多的思想硕果。


为呼应汪旭博士重点浇灌的伊尼斯批判理论。容我在此挖掘他对美帝国主义的批判。


在《时间》的第一版序里,我用第五节“‘帝国论’的警世箴言:美帝国主义批判”几千字的篇幅细说,起手的一段是:“读者浏览目录,赫然在目的批判文字就有:‘美国宪法的军事意涵’(第二章标题)、‘美国的扩张与战争政策’(第二章第三节标题)、‘帝国主义在美国抬头’(第三章第四节标题)。伊尼斯刨根究底,以哲学家的明达睿智、史学家的纵横视野、批评家的深刻洞察,对美国的扩张冲动、军事主义、帝国主义的根源进行了前无古人的揭示和批判。”


接着我转述他对美帝国主义的批判,分为六节:美国宪法嵌入了军事主义的种子,军事主义是美国“先定”的命运;将军出任总统的“传统”强化了军事主义的倾向;频繁的战争叫嚣和扩张;隐而不显的帝国主义;问心有愧的帝国主义;反对美国的帝国主义政策。六节各引《时间》的几段文字。最后这一节的两段引文是:


在加拿大,我们也看见美帝国主义以各种形式发酵:两国的渔业争端、美国人抗议我们修筑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在阿拉斯加划界时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发出的威胁,无不是美国的帝国主义在起作用。”


“我们的确是在为生存而战……只有坚持不懈地在战略重点上反对美国帝国主义,我们才能够确保生存。


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加冕。他寒风得意,忘乎所以,声称要开启美国人民的解放岁月。美国人民欢迎他的“解放”吗?也许吧,且似乎暂且如此。但很久吗?永久吗?大概率不会的。他奚落政敌及其拥趸,难道不分裂美国吗?这难道是美国人民“解放”的坦途吗?


他羞辱、觊觎加拿大,情何以堪?他无意间撞响了伊尼斯的警钟,让加拿大人民惊醒。他伸手格陵兰、巴拿马运河,让全世界错愕。他再次伟大的迷梦追得上罗马帝国、“日不落帝国”吗?


特朗普就职日恰在中国春节前夕。这篇小序权作一个小小的“炮仗”,为扫除旧祟添加一朵小小的烟花。


汪旭博士的论文是一个不小的“炮仗”。诚然,“百无一用是书生”,单打独斗的伊尼斯或许无用,但千千万万觉醒的“伊尼斯”们将掀起无坚不摧的批判风暴。  


何道宽,于深圳大学愚仁斋

2025年1月20日


本刊唯一投稿信箱:xwjz@sumg.com.cn


图片

在这里,读懂转型中的中国新闻业

在这里,探讨新闻业的未来

在这里,进行深入而严肃的思考

在这里,关心新闻人自己的命运!





订阅《新闻记者》其实很方便——


您可以在邮局订阅,邮发代号:4-371,全年定价216元。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