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295

评论

156

600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世界末日时钟逼近午夜:人类生存面临空前挑战

AI划重点 · 全文约1726字,阅读需5分钟

1.世界末日时钟本周二被调整至距离午夜仅89秒,这是自1947年创立以来最接近午夜的一次。

2.《原子科学家公报》表示,此时钟并非精确量化生存威胁,而是旨在激发关于气候变化等复杂科学议题的深入对话。

3.委员会成员包括9位诺贝尔奖得主,其中不乏物理学、生理学或医学领域的杰出人物。

4.然而,有人对时钟的有效性提出质疑,认为其框架融合了多种不同类型的风险,这些风险各具特点且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发生。

5.《公报》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雷切尔·布朗森呼吁公众参与气候变化、核裁军等科学话题的讨论,以推动变革的动力进行富有成效的交流。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78年之前,科学家们匠心独运,创造出一款意义非凡的时计——世界末日时钟,以此作为象征性尝试,衡量人类距离亲手毁灭世界的危险有多近。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就在本周二,时钟被调整至距离午夜仅89秒的位置——据1947年创立此时钟的《原子科学家公报》所言,这是该时钟有史以来最接近午夜的一次。午夜,象征着人类将地球推向不宜居住的绝境。

此前两年间,《公报》将时钟设定在距离午夜90秒之处,主要归因于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核军备竞赛的阴霾、加沙地带以色列与哈马斯的冲突,以及日益严峻的气候危机。据《公报》称,此时钟并非为了精确量化生存威胁,而是旨在激发关于气候变化等复杂科学议题的深入对话。

“《公报》科学与安全委员会主席、芝加哥大学物理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系教授丹尼尔·霍尔茨在周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将时钟调得更近午夜,是因为我们未看到在全球挑战上取得足够且积极的进展,这些挑战包括核风险、气候变化、生物威胁,以及人工智能等颠覆性技术的迅猛发展。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正在扩大其武器库的规模与威力,斥资数千亿美元购买足以摧毁文明的武器。”

霍尔茨补充道,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太空等领域的“颠覆性技术”发展迅猛,远远超出了监管的步伐。他还强调:“所有这些危险均因强大的威胁倍增器而大幅加剧——错误信息、虚假信息和阴谋论的泛滥削弱了通信生态系统,真相与谬误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

究竟何为世界末日时钟?《原子科学家公报》由一群参与曼哈顿计划的科学家创立,曼哈顿计划是二战期间原子弹开发的秘密代号。

起初,该组织旨在衡量核威胁。然而,自2007年起,《公报》决定将气候变化纳入考量范畴。

78年来,时钟的指针根据科学家对人类彻底毁灭风险的评估而摆动。有些年份指针会发生变化,有些年份则保持不变。

世界末日时钟的设定由《公报》科学与安全委员会的专家与赞助商委员会协商后决定,该委员会由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于1948年12月倡议成立,首任主席为J.罗伯特·奥本海默。目前,该委员会汇聚了9位诺贝尔奖得主,其中不乏物理学、生理学或医学领域的杰出人物。

在提醒世人地球面临的诸多危机方面,时钟始终发挥着有效的警示作用,但也有人对其有效性提出质疑。

宾夕法尼亚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系总统杰出教授迈克尔·曼恩在2022年接受CNN采访时指出,时钟的框架融合了多种不同类型的风险,这些风险各具特点且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发生。但他补充道,时钟“仍然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年复一年地提醒我们,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生存现状脆弱不堪。”

忧思科学家联盟全球安全计划的分析师埃琳·麦克唐纳在2022年同样告诉CNN,每个模型都有其局限性,并指出《公报》每年都会就如何吸引公众关注生存威胁及所需行动做出深思熟虑的决策。

麦克唐纳说:“虽然我期望我们能回到讨论距离午夜还有几分钟而非几秒钟的时光,但遗憾的是,这已不再是现实。”

若时钟指向午夜,将会如何?时钟从未指向过午夜,对此,《公报》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雷切尔·布朗森表示,她希望永远也不会有这样的时刻。

“当时钟敲响午夜之时,便意味着发生了某种核战争或灾难性的气候变化,人类已走向毁灭。”她说道,“我们从未想过会走到这一步,即便真的走到,我们也无从知晓。”

时钟的准确性如何?

虽然时钟无法精确衡量威胁,但若它能引发对话并鼓励公众参与气候变化、核裁军等科学话题的讨论,那么布朗森认为它就是成功的。

她表示,每当时钟设定新的时间时,人们都会倾听。布朗森指出,在2021年苏格兰格拉斯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时任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在谈及全球气候危机时,便引用了世界末日时钟。

布朗森希望人们能就是否同意《公报》的决定展开讨论,并就推动变革的动力进行富有成效的交流。

通过大胆而具体的行动,让时钟回拨仍是可能的。事实上,指针距离午夜最远的一次是在1991年,当时时任美国总统乔治·H·W·布什政府与苏联签署了《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时钟因此大幅回拨了17分钟。

个人能为时钟回拨做些什么?“我们《公报》坚信,既然人类制造了这些威胁,我们就能减少它们。”布朗森说道,“但这绝非易事,也从未容易过。这需要社会各个层面的认真努力与全球协作。”

布朗森表示,不要低估与同行讨论这些重要问题的力量。

“你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作用,但我们知道公众参与会促使领导者采取行动。”她说道。

个人行动可以产生积极影响。布朗森建议,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不妨审视一下你的日常习惯,看看能否在生活中做出一些微小的改变,比如多走路、少开车,以及改善家庭供暖方式等。

此外,季节性饮食、减少食物浪费、节约用水和正确回收也是帮助减轻或应对气候危机影响的有效方法。

在朋友圈分享这个故事;关注『跟着大事跑的人』,每天了解全球热点!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