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黛玉照例中暑,宝玉依旧前来看望,两人于是又开始不出意料的吵嘴:
黛玉:我哪里像人家有什么配的上呢。
宝玉:什么劳什子,我砸了你完事!
通灵宝玉摔到地上,瞬间发出强烈的光芒……
注:OOC(Out Of Character,指某同人作品创作过程中,角色做出了不符合原著作品设定的行为举止,即其做出原角色不可能做出的行为,例如林黛玉倒拔垂杨柳。)
五行山下定湘云?
且说史湘云自从大闹天宫一事之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了五指山下,每日仍向过路之人讨一口酒喝。五百年转眼就过去了,这一日,高僧玄奘来至五指山下,见山下有一妙龄的女儿,喝得烂醉,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一群蜂蝶闹嚷嚷的围着她,口里还不住的说着酒令……
玄奘一看不由得倒退三步,以为是甚么妖魔,嘴里还不住地念:“阿弥陀佛,这怎样躺着个女儿!”
只听那湘云口里不住地念:“这丫头不是那鸭头,头上那讨桂花油……”
玄奘不由得动了恻隐之心,便轻声呼唤:“这位女菩萨,快些醒醒,这里妖魔横行,容不得耽搁。”
湘云这才如梦方醒,拜过了师傅。
……话说师徒四人来到了西梁国界,唐僧在马上指道:“徒儿们,前面想是西梁女国,汝等须要仔细,切休放荡情怀,紊乱法门教旨。”
三人皆喏。忽然,前方有一女子,有男子之貌,好生的倜傥风流,八戒便悄悄说与师兄师弟:“前面那位,长得好像一人……”
沙僧看后,心中自然领会,却想要摇头制止时,便听湘云笑道:“倒像咱师傅的模样!”
不必说唐僧如何念咒,湘云如何哀嚎求告了……(此处省略一万八千字)
——王欣悦
红楼旅行团(22)
9:00
9:10
9:30
赵姨娘VS孙悟空:您猜怎么着?
事先声明:本事件中没有任何一个孙悟空受到伤害
悟空等人一路西行,见一府妖气冲天,悟空便化作飞蝇入内,探个虚实。
到了一房内,便见一娘子与一个婆子密谋着——正是赵姨娘。原来从前伙同马道婆害凤姐宝玉不成,今赵姨娘又请了个苟道婆,只是改用迷魂降,将药粉洒在宝玉凤姐头上,别人不晓,从此却是对赵姨娘言听计从。
悟空见赵姨娘未罢休,便化作宝玉模样,要将她戏耍一番。
这边赵姨娘走出门外,竟便马上见了“宝玉”,因是做贼心虚,不及细想,把粉末一撒,便试探道:“宝哥儿,怎么来了这边?快回去读书罢。”
宝玉点头,竟真的转身要回房读书。赵姨娘大喜,忙叫住宝玉,说:“宝哥儿,给我把你通灵宝玉取来砸了。”
“宝玉”便将灵玉高高举起,竟真的砸了个粉碎。赵姨娘笑逐颜开,心道在这贾府总算是有出头天了,又吩咐道:“宝哥儿,叫人把芳官那毛崽子狠狠打一顿板子,叫他不敢再欺我环哥儿——不,还要把他的牙一颗一颗地打下来,将他的手指头用针一根一根地扎了,才好叫我解恨。”
“宝玉”却迟迟不动,急得赵姨娘连连推他,问:“宝哥儿!宝哥儿!怎么成了个呆子呀!”
忽然,“宝玉”眼珠乱转,身形异变,不多时,竟化作一只头戴金箍,似具人形的猴子。
“姨娘联同妖道施行邪术,想要谋害他人,宝玉如何敢动呢?”悟空一边笑道,一边施法,散落一地的“通灵宝玉”碎片蓦地化成一只只肥硕蝗虫,直向赵姨娘飞去。
赵姨娘被咬,在地上不住打滚,叫苦连天。悟空正要再施法,忽感一阵头上一阵钻心疼痛——竟是紧箍咒发作了!
金箍本靠定心真言催动,但赵姨娘实在是疼得厉害,打滚时不忘口吐芬芳,其言词之恶毒,语句之锥心,连金箍亦难抵受,遂不住收紧,竟比唐僧念咒时还要强上百倍!一人一猴遂横卧地上,连连打滚。
悟空受不了这蚀骨之痛,正要拔出三根救命毫毛,赵姨娘却顾不得虫咬,一个飞扑,趴在悟空身上,两手死死抓住他头上的毛发,一边大喊道:“臭猴子!竟敢害你姑奶奶我!”
赵姨娘一使劲儿,毛发便一把一把地下来了。这下岂止是三根毫毛,简直是亿根头毛都被拽下来了。悟空无法,只疼得昏死过去了。
不久,一只粉嫩秃猴被扔出贾家门外。——刘幸芝
红楼旅行团(22)
9:00
9:10
元春大展魔扇威
一天晚上,贾元春入梦。环视四周,卧室是嶙峋的岩壁,岩壁上嵌着大大小小的洞坑,坑里堆着骷髅头,从眼睛里射出烛光来。元春见到,先是一惊。不由得叫了出来:“天哪,这是什么地方?”
闻声,有两个小妖女推门进来,一身上下过分艳丽的绫罗绸缎。“夫人醒了?给夫人请安!”
元春道:“这……我是不是在梦中?”
小兔精道:“夫人肯定是思念大王了,在梦中见到了,哈哈哈……”
两个小妖怪笑起来。
小猫精道:“大王真不是个东西,把夫人抛下去找玉面狐狸,想来也两年没回家了……”
元春看着这满地金银珠宝,倒也很安心,比宫里也多了几分野趣。于是答道:“你们小心,这话要让大王听见了,仔细他不剥了你们的皮……”
床边放着一个扇子,芭蕉叶做的,看着很令人安心。元春便把它拿在手上。于是她悄悄的找路,走到了洞门口,想要逃跑,一头老虎和一头犀牛正从山下往上赶。一边吼道:“夫人哪里去?孙大圣马上赶来了,快准备迎敌……”
元春惊叫道:“你们是哪里来的怪物,不要过来呀!!!”
情急之下把芭蕉扇一扇,一阵狂风掀起,将两座大山吹得远远的。然而他们在之后的某一天还会回来……
——胡俊杰
红楼旅行团(22)
9:00
9:10
9:30
柳少侠留步!
且说那唐僧刚出东土大唐地界,眼见关外嶙峋一片,说不尽那乱石丛生,艰难险阻,窄道旁偶见几处不知深浅的林木,林间又似乎隐着几间不祥的房舍。唐僧不禁两股战战,那凡俗白马也似是惧了,只是踟蹰着缓了下来。
只听得远近几声粗声大喊,前后的林中闯出十数面目凶顽,手持各式兵刃的匪徒。可都城的好马在这不足二骑并行的崎岖野道上仿佛瘸了四条腿,匪徒轻快地在树林间山道上疾驰,兵刃相击,漫天闪着寒光,不时传来几声惨叫和坠马的声音。唐僧只见一把明晃晃大刀朝着他斜劈下来,时间仿佛无限地放缓下来,唐僧闭上双眼,心中只道负了国君和一国子民……
可他只听得一声未完全发出的惨呼,迟疑着睁开眼时,只见那匪徒已经直挺挺地倒在地上,一个从未见过的蹁跹人影,似是穿着一身暗色道袍,脚在一匹马背上一点,身子凭空腾起数丈,瞬时又如桃花影落,手中长剑早已贯穿另一个离得最近的匪徒的咽喉。
剩下几名已认定此番必死无疑的随从见有神人相助,重又奋勇起来和残余的匪徒拼杀。在那身影几个起落之间,匪类竟乱糟糟躺了一地。
唐僧正惊魂未定,那人转身,离着数丈远对着唐僧和仅剩的随从行个抱拳礼,就欲隐入林中。
“施主请留步。”唐僧滚鞍下马,拜倒在地,“施主救命之恩贫僧无以为报,权且送上些薄礼聊表谢意,如日后有幸相遇……”
“不必了。”他的声音很淡,仿佛对世间万物不再记心。
“那至少请施主告知贫僧姓名,如有…”
“贫道是…啊,小生柳湘莲。”似乎牵扯到了一些过往,柳湘莲的表情停滞了一瞬,用死人的衣服擦了擦剑上的血,收入鞘中,身影便消失不知所踪了。
——王奕婷
红楼旅行团(22)
9:00
9:10
林红玉预言东土事
却说那师徒四人才做计出了女儿国,却又逢妖将三藏掳了去,一时间三徒弟腾云驾雾,飞沙走石,惊得西梁国君臣恍然分晓,原来一行人竟是有道禅僧,只得就此无奈回辇。
经此一事,女王心思烦闷,竟将政事搁置,大半交由太师丞相协理。这日,女王懒进饮食,倚在床上看书,翻到《会真记》,读至动情,念及自身,不觉颦眉凝思,默默垂泪,却忽听人道:“陛下何苦来!那几个和尚欺瞒圣听,诓了文书去,出家人满嘴诳语,原非正途,已是如此,陛下又为这样人烦心什么。‘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既非声气相求,也犯不着气他们。”
女王回身一看,原是丞相府送奏章的使人,只觉说到心头,忙忙问她姓名,又叫她说下去。
原来是女使是丞相熙凤府官,也姓林,名叫红玉的,常与丞相议事,故而有些见解。红玉冷笑:“陛下还要听什么呢!国有照胎泉、子母河,生养皆由自己,已是大幸,难道偏离不得那和尚!纵是留了下来,难道也不怕唐王问起?”
女王听罢,又出了一回神,忆起前事,更觉荒唐,便接过奏章,又道:“原是我想偏了。既允了他们度关文牒,此后便不该多生事端。你说话周全简断,是丞相教你的?”
“丞相是这样想,旁人又怎么不是呢。”红玉道,“陛下自言,‘我国中不曾见个男人至此,自混沌开辟之时,累代帝王’,女王女官,得百年之柄,万代之业。可见无需挂心。就是丞相,也常说东土大唐,帝业千秋,焉知哪日不会出个女主呢!”
——邹香钰
红楼旅行团(22)
9:00
真经难辨师徒异议
历经苦难探春封佛
“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
此时天空电闪雷鸣,仿佛天地间都在震颤,再回神,探春竟看到一行人朝他走来,定睛一看,是西天取经师徒一行人!
探春心想:“天遂我愿,许我不是男人亦能成一番事业!”
探春向唐僧行李,并说道:“我亦有心中所寻真经,不知可否带我同行,路上我亦可为你们出谋划策”,唐僧答应了。五人终于到了西天灵山,一阵迷雾袭来,五人各执一方,眼前都出现一本真经:
八戒拿的是一般《食谱》,记载如何才能吃得满足、怎么吃饭最能让旁人看的流口水,看得八戒直喊:“吃饱饭就是真理啊!”
悟空是本《闹经》,写着如何打破规则,违背世俗,唐僧强烈反对,大大斥责,探春却拍手叫好。
沙悟净则是一本《劳作经》,写着如何从日常辛勤劳作中找到快乐,如何面对同事瞎搞还能微笑面对,以及领导老爱碎念时如何假装听不见,还有挑水的正确姿势。
探春则是一本治理家族的书,里边写着身为一家掌权者,如何让家族能够长久经营,使得探春肩上重负更甚。
唐僧则看到的是记录了探春一生命运走向的书,不禁悲从中来,却苦于天机不可泄露,只能不停讲道,可众人皆认为自己所得才是“真经”,激动不已,使得唐僧无法再说下去,吵的不可开交之际,佛祖出现,告诉他们,真经在心中,你们且自己悟吧!
——洪雅玲
慧紫鹃投医遇师徒
智行者悬丝解病原
话表三藏师徒又行了多日,有一城垣相近。正欲寻个落脚处,一弹墨绫薄棉袄、青缎夹背心的姑娘撞上行者,行者问道:“这是何等急事,施主当心!”
此人正是紫鹃,看四人风尘仆仆,相貌稀奇,却是僧人打扮,便打听来处。听闻是大唐高僧,细细询问是否会念些驱除病灾的经文。
八戒忙指着行者道:“劳什子经谁不会念,我大师兄是真会治病!”
三藏道:“切勿莽撞。我这大徒弟的确略通些岐黄之术。”
紫鹃心喜一阵,又转忧:“我家小姐病怪,请了医师,连病根都说不明白,如今愈发严重,若是女科一症怕更是难解。”
行者道:“不打紧,我会的是治大病的方子,男女皆治。若见不得生人面啊,我会悬丝诊脉。”
紫鹃喜出望外,忙让小厮通报,张罗请四位高僧暂歇。
话说行者诊罢回到住处,八戒迎来询问病由,行者道:“双鸟离群之症。”
八戒腾身而起对三藏道:“师傅,这害人的猢狲只会这一个方子,上回朱紫国国王也离群,今儿这小姐也离群。”
行者骂道:“呆子!我还未细穷病原,你何来胡柴!上回那国王是雄鸟失雌鸟,这小姐自然不同。”
毕竟不知这何种不同,用什么药品。欲知端的,且听下回分解。
——王迪
红楼旅行团(22)
9:00
穿越这个神秘大三角
我姓薛,闺名宝钗,昨儿十五岁生辰,幸得贾母垂怜,在贾府为我置办酒席,庆贺寿辰,一时高兴,不慎贪饮了几杯,不觉遍体生津,大汗淋漓,便寻了个借口离席,一径往住处纳凉歇息去了。此时我斜靠软枕,正欲沉沉睡去,不觉眼中朦胧一片,意识飘离,再睁眼时,只见溪水潺潺,碧波荡漾,草木郁郁青青,遍生原野,心中不禁疑惑:“这哪里是梨香院陈设,倒像是在野外。”正欲起身细看,方意识到自己原是趴在地上的,便用四肢撑起身体,不觉颤颤巍巍的,又要倒下,“砰”的一声闷响,霎时丛林中鸟鸣滚滚,声声入耳。
“这马是怎么了?师傅,这马好像站不起来了。”
一只猪头毫无征兆地在我眼中放大,我不禁发出了尖锐的爆鸣,“咴咴”,响彻云霄,瞬间,我闭上了嘴。
“这,这是我发出的声音?这分明是马的叫声啊!”我呆住了,一动不动。
“呆子!做什么这么大惊小怪,哎呦小白龙,你还站的起来吗?”不知何时,一只猴头又凑了过来。
“大师兄,二师兄,你们别这么大惊小怪的,兴许小白龙只是累了?师傅,你说是么?”两个和尚又走到我跟前,亲昵地拍了拍我,
“呼,终于是有正常人了。”我暗道。
“悟空,这可怎么办?”其中一位眉清目秀的和尚问那猴头。
“师傅,不如骑我的筋斗云赶路吧。”
“不可不可!”这和尚突然紧张起来,背过身去双手合十,不住地念着:“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念罢,回身斥责:“悟空,观世音菩萨差我等前往西天取经,必是要历经艰险的,可万万不能如此偷奸耍滑!”
这猴头挠了挠头,便过来拍了拍我的头,“小白龙,你既四肢发软不能走,便化作人形也好,好跟着我们赶路啊。”
听罢,我撇撇嘴,“他们竟知道这市井小说中的化形一说,可知不是什么正经人物,还要我化形呢,真真病的不轻!”想罢,我便感觉身体一轻,双手双脚好似回来了,我摸摸自己的脸,整整衣裳,确定是我,便向那四人款款施了一礼。
“好标致的小美人。”这猪头说着朝我身边凑过来,我一闪身躲过,“这位爷,这不符合礼数。”我说着,向袖中抽出团扇,遮住了自己的脸。
耳边听见一声吃痛,尖利的嗓音响起,“你这呆子,还是这么好色,小白龙你也是的,好好的大老爷们怎的变作个女子……”
——衡雨彤
王熙凤毒设局
猪悟能苦中计
却说凤姐今日终于得闲,却闻女王派遣女使前来召见。原是三藏师徒们已进入城中,陛下正于东阁之下大摆筵席,特召丞相前往。于是凤姐更衣动身,刚至廊下,便朗声笑道:“陛下恕罪!臣来迟了,未曾迎接远客。”
旋至正中堂入席坐定。再说这猪八戒在旁,饧眼观看凤姐,却也袅娜,晃若神妃仙子。那呆子看到好处,忍不住口嘴流涎,心头撞鹿,目不转睛,扭捏出悄语低声:“这丞相真真是仙女儿下凡,师父不日将迎娶陛下,俺老猪于今日便遇见仙子,可不是天定的缘分么?”
凤姐是个聪明人,见如此光景,如何不猜透八九分呢,因向八戒举杯假意笑道:“怨不得陛下常提你们师徒四人呢,今日一见,果真是个勇猛和气人儿,熙凤愿在此为哥哥奉上一杯酒,聊表心意。只是这会子人多眼杂,不便和你说话儿,等改日闲了咱们再说话儿罢。”
八戒得了夸奖,身上已木了半边,忙嘿嘿笑着接过酒杯,一饮而尽。却不知此乃凤姐偷梁换柱的子母河水,吃水之后便会觉腹痛有胎。凤姐见他这副呆样儿,端了酒杯来掩饰笑意,心里暗忖道:“长嘴大耳的,那里就能如了他的意呢,定要让他吃点苦头,他才知道我的手段!”
果然不出半个时辰,八戒便疼痛难忍,渐渐肚子大了,不住的乱动。周围人见到这一情景,心中那有不明白的,遂吃吃笑开。欲知八戒这胎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孙际雅
红楼旅行团(22)
9:00
乌鸡王销魂游碧落
金钏儿挥泪洒黄泉
话说金钏儿自投井而死后,其魂魄未散,徘徊于幽冥之间。又因为贾府通灵宝玉尘缘官司未了,判官竟是个欺软怕硬的主儿,迟迟不肯判金钏儿投胎轮回。念及生前麻烦一死了之,死后麻烦却无法轻易了断,不由得心怀怨怼,守在阎王殿门前日日击鼓鸣冤。
一日,金钏儿忽遇一魂,衣冠楚楚,气度不凡,见他通身气派,竟比老爷还盛,故而心生好奇,遂上前问道:“敢问大人何故停留?莫非是与小女一般被那判官刁难?”
此人答曰:“吾乃乌鸡国王,因遭奸僧所害,不幸溺亡在一口八角琉璃井里头。汝又何人?何故至此?”
金钏儿闻言,泪如泉涌,泣曰:“小婢乃贾府婢女金钏儿,因触怒主母,愤而投井,今而魂魄无依。”
乌鸡国王叹道:“世间之事,多有不测。吾虽为一国之君,亦难逃此劫。汝虽为婢女,亦有其苦。”
金钏儿曰:“大人虽遭害,尚有国事可念,小婢日日不过缝补洒扫,无自由之身,岂不更苦?”
乌鸡国王曰:“汝言甚是,然吾亦有国破家亡之痛,非汝所能知也。”
真当是一婢一王,同是天涯沦落人;一井一国,皆因命运多舛事。
——练熠瑄
俏平儿妙语解心结
越报春师徒终释嫌
孙悟空受不得紧箍咒的威力,一路千里迢迢又重新回到唐僧身边。
刚上路没两天,师徒二人又是各自暗暗生了一肚子气,孙悟空终究看不得唐僧的软弱,而唐僧也瞧不明白那妖魔鬼怪的真面目,每每劝悟空放过,气得悟空是抓耳挠腮。
一天悟空化缘归来,见一弱女子伏在溪边,嘴里还念念有词,似是吟道:“一俗一威对,平做衡事人。”
“平做衡事人,好啊”,悟空心里盘算着,早就走到了溪水边。
“且问你”悟空高声,“这世间每每矛盾,倒是咋做这个衡事人嘛。”
那女子笑道:“若是有能力做事,自不必衡事,只消得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妥当,自然不需要他人去衡。”
悟空笑道:“那姐姐,是没能力做事,才伏倒在这溪边当衡事仙人喽。”
那女子回头,奇怪那袖子竟没沾染上一腥泥土。“若这事情需要衡,便已是死局,再能衡事又能如何,必是这双方都没拿出真心来,夹在中间,没得叫人难受。”说完便向那水中走去。
悟空跟了上去,只听得岸边阵阵丝竹好似仙乐,周围的山林草木也好似笼上了一层轻烟,那女子便消失在溪水中了。
突然远处的传来了一声大叫:“师傅,叫徒儿们好找!”悟空低头,才发现自己身着红色袈裟,往水中一看,竟是一副唐僧的模样,悟空,八戒和沙僧正在四处寻找自己。
师徒四人又踏上了西天取经的路徒,他也渐渐淡忘了曾是悟空的真身,只觉得好不习惯,尤其是大徒儿喜好杀戮,明明婀娜虚病一女子,那泼猴非要一棍打死,不得出家人一丝一豪的慈悲之心,只是不知怎么,那日遇到的“平衡仙子”频频入梦,那是的自己还有着火眼金睛,一扫便能看清妖魔鬼怪的真面目,便再也不用受师傅的误会........
想到这里,他发现自己身上毛发渐生,又成了悟空的样子,师傅,沙僧和八戒正在斋房里酣眠。
原来那日溪水名叫“报春水”,由太虚幻境的平仙人掌管,专治那些通着情却又隔着心,不能相互体己的人们,越过报春水,两人身份就会互换,直到生出理解之心才算罢了。
——高语彤
红楼旅行团(22)
9:00
苗大王
9:00
9:10
- END -
编辑 |李尧 王迪
审核 | 大魔王苗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