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有二十二个声母,与《广韵》三十五个(详见前文《广韵声母系统》)相比较,突出特点有四:
1.浊声母清化。《广韵》有十个全浊声母“并定澄从邪崇神禅群匣”,到现代普通话中都变成了清声母。其变化条件是凡全浊声母的平声字今读相应的送气清声母字,凡全浊声母的仄声字今读相应的不送气清声母字。
2.知、庄、章三组合流为卷舌音“zh、ch、sh”。
3.精、见二组在齐齿呼、撮口呼前分化出舌面音“j、q、x”。而在开口呼、合口呼韵前仍分别读作“z、c、s”和“g、k、h”。
4.零声母的字大量增加。
“喻”母字“余俞移夷维盐延羊盈”等字,
“匣”母中的于类字“于为违尤炎袁云王”等字,
“明”母中分化出微母字“无微晚文亡”等字,
“疑”母字的大多数“鱼吾宜我危严颜元昂迎”等字都成了零声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