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团圆的样子丨除夕,老教师要在医院做血透,春节期间,这里的床位排满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杨茜 通讯员 许紫莹

在浙大二院血液净化中心,每隔一天,一对年迈的夫妻都会准时报到。

爷爷躺在床上,做好所有“上机”准备,看着他安安稳稳的样子,奶奶才放心离开,直到11点半,奶奶再次出现,等待着爷爷“下机”,两个人相互搀扶着坐上了回家的公交车。

恩爱温馨的画面让年轻的护士们羡慕。

爷爷姓范,84岁,退休前是浙江大学的一名教师。

“今年除夕,要和你们一起过啦。”范老师跟护士们打趣道。

血透患者的治疗不能断。正好今年除夕,范老师被“排”到了。

这不仅是他第一次在医院里过除夕,也是夫妻俩第一次在杭州单独过年。“感谢很多人都送来了年货,板鸭、酱货够我们吃上好一阵的了。”范老师笑着说。

图片

浙大二院供图

退休教师血透三年

84岁仍守在教育一线

对于自己的病情,范老师一直隐瞒着。

肾囊肿,他年轻时候就有,没有影响到生活,他就没有特别干预。三年前,肾功能出现衰竭迹象,肌酐指标很高,考虑到范老师的年纪,在医生的建议下,他开始了漫长的血透治疗。

每周二、四、六上午,他都是在浙大二院血液净化中心度过的。

“这里不仅设备专业,主要是医护人员都很贴心,让每次的4个小时也变得不那么难熬了。”范老师说。

近期,不知道消息怎么传出去的,以前的同事、学生都知道了他生病的消息,还会特意赶到医院看望他。

尽管躺在病床上,范老师依然乐观健谈。1964年,他从当时的杭州大学毕业后就留校教书了,在不少学院都任职过,桃李满天下。

退休后他仍坚守在教学一线,分别在浙江大学艺术学系、远程教育学院、宁波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授课,发挥余热10余年。他不仅坚持传授专业知识,更将珍贵的教学科研方法和育人经验也传授给下一代青年教师。

每周,除了固定的透析之外,范老师都会去学校。他现在的身份是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的一名教学督导,参与听课、阅卷、看论文等。“每天都过得很充实,也很有意义。”

除夕夜做完血透

夫妻俩过二人世界

说来也巧,今年除夕,正好是范老师做透析的日子。“今年哪里都不去,就和老伴儿两个人过,上午她陪我透析,下午我们一起准备年夜饭,回味一下本地的年味。”

夫妻俩的独生女常年在国外,每年春节,一家人会在香港附近团聚。今年的“家宴”被推迟到了年后,夫妻俩准备过个“二人世界”。

在浙大二院血液净化中心,像范老师这样的患者很多。

“我们中心是没有节假日的,所有医护人员都照常上班。目前来看,过年期间的床位基本已经排满了。”护士长羊木英介绍。

为了增添些温暖和谐的节日气氛,医护人员在室内挂起了小灯笼,“去年我们搞了一个写春节对联的活动,患者的参与度很高。”今年正好一名患者在假期里过生日,科室准备给患者简单庆个生。

另外,为了让患者都能早早地回家吃团圆饭,科室当天会特意将治疗时间提早些。

“不同于其他科室,血透患者的治疗是长期且持续的,所以医患之间的关系很紧密,治疗起来配合度也高,大家都是熟悉的朋友甚至是家人。”羊木英说。

图片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00:45
猪洞出麻痹,祖玛刷天尊,秘境爆开天,三把开天合火龙!
广告破天一刀99999
了解详情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