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2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这个春节,来深圳看李可染画展

春节期间,深圳观展新增好去处。读特新闻记者从深圳美术馆(新馆)获悉,在该馆展出的“雨亦奇——李可染写生七十周年深圳特展”将从除夕至大年初七(1月28日至2月4日)照常对外开放,观众无需预约即可免费参观。同时,该展还配套举行“超时空对画”活动,向观众征集以李可染作品为灵感的绘画作品。

图片

展览现场。

据了解,李可染是中国20世纪重要的山水画家和美术教育家,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研究院(现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和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他生于1907年,13岁开始学习传统中国画,1941年提出中国画改造与复兴的明确态度,即“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最大的勇气打出来”。1954—1959年间,他连续行程数万里进行的写生创作,造就了山水画界深入自然和生活的新气象,直接促成了新山水画的建立,影响深远。李可染通过“精读大自然与传统二本书”确立的个人绘画语言,为中国画现代化之路提供了重要参照和不可替代的示范,极大地影响了20世纪60年代之后的山水画发展方向,具有里程碑意义。

图片

展览现场。

记者了解到,此次展览共展出藏品73件,包括李可染艺术基金会藏李可染创作及写生作品70件,深圳美术馆藏李可染书法和创作3件。此外,还有李可染影像资料3段,李可染写生用具一组。展览共分为4个章节,分别是“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精读大自然”“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与“李可染与岭南”。

图片

展览展出李可染写生作品《雨亦奇》。

“这批写生作品比较难得一见。我们通过李可染的写生作品可以看到他最终形成其个人风格的过程。”深圳美术馆副馆长王子蚺对读特新闻记者表示,通过这些写生作品,可以看到李可染面对自然时如何选取表现的物象,以及他的笔墨如何通过写生来提炼出他个人有别于传统中国山水画的笔墨与图示,从而形成他个人的创作。其中,《万山红遍》这幅作品的创作灵感正是来源于广东的丹霞山。

图片

展览展出李可染作品《万山红遍》。

据介绍,李可染与岭南和深圳渊源颇深。20世纪六十年代初,李可染曾受邀到广东从化疗养创作,《万山红遍》等作品的创作就是在从化开始的,因此广东是李可染一直非常怀念的地方。1987年,深圳美术馆的前身——深圳展览馆正式更名为“深圳美术馆”,馆名就是李可染所题写。

图片

展览海报。

“李可染在艺术风格创新方面走在前列,尤其是他的水墨写生甚至影响了整个20世纪。” 王子蚺表示,举办李可染画展是因为他在艺术创作上非常敢于创新,亦体现了深圳的创新精神。

图片

展览配套活动海报。

据了解,该展览配套举行“超时空对画”活动,观众可以馆藏绘画作品《小孩与牛》《水村图》和书法作品《深圳美术馆》为灵感,画出自己心中所想象的“小孩与牛”或“水村图”的美好景象;又或者用自己的方式书写“深圳美术馆”。参观展览后,观众还可以在小红书上分享与李可染画作中相同地点的摄影作品,跨越时空的界限,共同体验和感受李可染当年在写生之旅中的感受。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张瑞雪 文/图)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