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4

评论

1

1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影像历史,谁按下的快门键?张祖道记录清华大学解放后的欢乐情景


图片旌旗指平津,1948年11月22日,东北野战军主力80万人及15万民工奉命入关。图片在平西、平北、平南和冀燕解放区、游击区军民有力的配合下,顺利地与华北军区野战部队会师图片将傅作义集团分割包围于北平、天津、塘沽、张家口、新保安五个孤立的据点。至12月,合围北平的战略部署完成。图片此时,重兵包围下的北平,是怎样的?因为当时的南苑机场已被我大军牢牢控制,所以国民党军队不得不在城内的东单广场,修建临时的飞机跑道。图片一张照片清晰地记录了当时的东单路口。在北平城围困的时候图片城内的国民党军队还在西苑机场和海淀的岔路口,设置了防御工事和路障。但一切都是徒劳,此时,我东北野战军先遣部队于12月13日抵达平郊青龙桥。图片15日,清华、燕京两校师生热烈欢迎解放军进校,两校率先得到解放。一位清华大学的学生,再次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了清华大学学生扭秧歌以示庆祝的情景。这是清华大学解放后的第一个场景,图片

这场景记录者是清华大学学生张祖道。

1922年生于湖南浏阳的张祖道,在23岁那年考入“西南联大”。随着抗战胜利,西南联大重新分为“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张祖道于1946年11月进入清华园,成为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的学生。在清华大学,张祖道得到潘光旦、陈达、费孝通等大师的教诲,他也用“打工”挣来的钱,在东安市场买了一架韦尔塔牌德国老相机。于是,他用这架相机记录了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当然,关于张祖道的摄影,以及我与他的缘份,在以后的经典照片中,还将有多次介绍。​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